综合以上的种种结论,默里估计,政府和社会为控制新冠肺炎传播而采取非常措施的时代将会结束。奥密克戎感染潮之后,新冠肺炎将会卷土重来,但不会变成全球大流行。
奥密克戎真的能群体免疫?
观察者网注意到,默里认为人们通过感染低危害的奥密克戎变异株获得的免疫能力将会在未来的全球免疫构建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在被他当作重要例证的希腊,专家们却不这么想。
据希腊中文媒体“希华时讯”1月20日报道,虽然目前奥密克戎患者占新增病例的大多数,但一般而言症状较轻,在重症监护室里插管的病人多为德尔塔变种病毒感染者。不过随着奥密克戎患者增多,仍有极少数需要进入重症监护室插管治疗。
雅典大学卫生与流行病学系助理教授马约克尼斯表示,对于新冠病毒,人类会在感染后3-4个月再次被感染,因此将不可能实现群体免疫,“最初我们曾有希望,但现在没有希望了,(群体免疫)这样的事情是不可能的,无论是从疾病的特征还是从传染病的角度来看都是不可能的。”
持类似观点的还有希腊医学研究人员帕夫拉基斯,他说,奥密克戎的疫情高峰期可能很快就将过去,但之后德尔塔可能又会卷土重来,“我们必须说出令人不快的真相,疫情不会自行消失。”
希腊日新增病例情况 图表来源:希腊卫生部
1月11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在接受新华社采访时明确表示,说“奥密克戎”是大号流感是不恰当的,虽然它传染性强、症状比较轻,但是它有没有后遗症,现在还不清楚,根据国外的数据分析,新冠肺炎的后遗症还是比较多的,远远高于流感,所以“干脆放开”“群体免疫”的做法是不负责任的。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也认为,奥密克戎变异株在不同的国家目前表现出不同的特征,认为奥密克戎是“大号流感”的观点尚无科学依据。
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也公开表示,尽管奥密克戎与德尔塔相比,引发重症的风险显得较低,但这并不意味着应把它归为“温和”一类。世卫组织流行病学家奥利维尔(Olivier le Polain)表示,:“鉴于我们从疫情中得到的经验,达到一个理论上的阈值后,病毒则将停止传播的想法是不切实际的。”有专家指出,奥密克戎变异株比先前的变异株更能感染疫苗接种者或曾染疫的人,这是病毒将不断找寻突破人体免疫系统的又一证据。
1月20日,美国《纽约时报》也发文称,奥密克戎产生的免疫力不会导致病毒灭绝。疫情不会以病毒被消灭、人们锣鼓喧天地庆祝并高举“任务完成”的横幅而告终。目前在许多州,住院人数已超过去年冬天的高峰,每天约有2000人死亡。这是可接受的吗?
文章认为,任何人都不应该自信地断言奥密克戎标志着疫情的结束。虽然前方将会更加光明,但正如世界在过去两年中所学到的那样,只有健忘的傻瓜才会在疫情中做出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