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朱瞻墉,史料记载极少,他应该是个极度低调的人。朱瞻墉信仰佛教,对皇家之事几乎不感兴趣,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他曾于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受封越王,封地在衢州府(今浙江省衢州市区),但却从未就藩。以大明的规矩,藩王也不能长期呆在京城,再加上朱瞻墉又信佛,可能他长期游历于天下。对于皇储之争,他可能根本就不在意。
朱瞻墡自小接受儒家思想的教育,做事遵从礼法,史料称赞他"庄警有令誉",显然朱瞻墡素有贤名,且为人赞赏。从这点来看,朱瞻墡和性格跟朱高炽相似。朱瞻墡也是于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被册封为湘王,于宣德四年(1429年)才就藩于长沙府。可见,朱瞻墡在永乐年间,应该是长期与朱高炽一起生活。
朱瞻墡曾两次有过监国的经历,一次是朱高炽去世,朱瞻基在南京未及时赶到北京,另外一次是在朱瞻基亲征朱高煦。两次监国并不仅仅是因为朱瞻墡的身份,而是朱瞻墡本人声誉较好,得到信任。
可以推测,以朱瞻墡的为人,肯定深得朱高炽的喜爱,两人的关系可能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