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民国,必然绕不开民国初年的那一群群军阀,民国政府组成后,由于先天不足--资产阶级发育不良。使得民国政府建立前期就混有大量封建残余势力,这也为后来形成军阀混战的局面奠定了基础。
说到这我们先来了解下军阀混乱时期的过程
当年辛亥革命的时候,革命党人趁着清政府将湖北新军大量调入四川前去镇压四川轰轰烈烈的保路运动,革命党人嗅到了机会的滋味,于是发动武昌起义,发动武昌起义成功后,清政府回过味来,革命党人一定要剿灭,于是起用袁世凯练出来的晚清最为强大的北洋六镇新军,俗话说得好,大炮一响黄金万两,袁世凯又是一个出了名的野心家,清政府必用北洋六镇军队这给予了袁世凯狮子大张口的机会。
袁世凯死命的要钱,不给钱就不打革命党,清政府恨不得把裤子都当了,拼了命的给袁世凯凑钱,而袁世凯一摇三晃的攻打革命党,根本就是出工不出力,摆明了想要利用革命党起义作为筹码来完成自己的狼子野心。
尽管袁世凯并没有使出全力,但革命党人这边却已经相当难过了--没办法,彼时的革命党人实力有限,不具备击败袁世凯的军事实力,于是革命党人与袁世凯开始合作,孙中山指出,只要清帝退位,共和国总统让袁世凯坐也是可以的。
袁世凯等的就是这句话,于是在两边混到好处的袁世凯班师回朝,直接逼宫紫禁城,手下头号心腹段祺瑞和冯国璋将紫禁城围的水泄不通,清朝皇室眼看大势已去,于是同意了袁世凯的退位提议,清政府退位标志着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画上了句号,使得民主共和观念开始深入人心,而袁世凯在这个过程中,可以说居功至伟,也可以说收获最大,没过多久,中华民国大总统的帽子就落到了袁世凯头上。
成为大总统的袁世凯身上有极为浓厚的封建残余色彩,对此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非常担心,但他们也想到了一招解决方法--那就是通过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这一项第一部资本阶级成文宪法性质的法律,来制约袁世凯的权力,并且还寄希望于北京的国会和议员可以分散限制一些袁世凯的大权。
但是很遗憾的是,这些手段并没有辅以必要的军事力量加以支撑,终归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袁世凯悍然称帝,狠狠地给革命党人一个响亮的大耳刮子,不过他称帝这件事也让他的基本盘出现了松动--由于辛亥革命使得民主共和深入人心,他是总统,大家总统轮流做,见面最多鞠个躬,可是他一旦称帝,他那些部下以后还是要对他三跪九叩,皇位还得世袭罔替,这就不能忍了啊!
所以袁世凯前脚称帝后脚他就发现自己陷入了众叛亲离的日子里,没过多久就一命呜呼了,他死之后北洋六镇班子果然出现了大分裂。袁世凯有两个比较靠谱的心腹 能力资历那都是数一数二的,但是这俩人都不能百分百让所有人服众,于是很自然的分裂了。
由于袁世凯曾经称帝过,所以此时在北京的民国政府又被称为北洋政府,除了段祺瑞和冯国璋,像徐世昌、王士珍、段芝贵、曹锟等曾经北洋军队的主要将领人,没有一个有足够能力统领整个北洋军队及政权,段祺瑞作为资历最老支持度最高的人,第一时间接管北京北洋政权,做了个大总统。他建立的就是继承袁世凯之前北洋军阀的皖系军阀,但很快因为自身能力有限,冯国璋带起着自己班子的人另建了直系军阀政权,之后在冯国璋病逝后,直系部下曹锟和吴佩孚整合直系,直接挑战段祺瑞,于是爆发直皖战争。
在这场龙争虎斗过程,段祺瑞逐渐不支,这种曾经的北洋军阀内耗极大损害了段祺瑞和曹锟及吴佩孚的综合势力,双方相持不下之际,南方新崛起之孙传芳击败段祺瑞布置在南方的皖系军阀,而来自东北那旮瘩的旧式军队为基础组建而成的奉系军阀此时与直系交往越来越密切。最终双方达成共识,一致要干掉皖系军阀。
皖系军阀节节败退,先后被奉系、直系击败,段祺瑞狼狈宣布下野,彻底退出中枢,北洋军阀的嫡系皖系军阀就这样烟消云散,而在争斗过程中直系军阀也是元气大伤,奉系军阀反而后来居上,成为了当时北方综合实力最为强大的军队。
皖系军阀和直系军阀都来源于北洋军阀,而北洋军阀来源于袁世凯的北洋六镇,奉系军阀则是长期占有东北,来源于东北旧式军,原本力量远远比不上北洋六镇,但在直皖战争之后,奉系军阀力量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与日本人俄国人勾结在一起、在秦皇岛拦截了皖系军阀重金购买的大批军火和机器。
张作霖的巅峰路程
后来张作霖的奉系和直系军阀撕破了脸皮,双方发动了第一次、第二次奉直战争,在这些战争过程当中,直系军阀丧失了列强的支持,尤其是俄国和日本都支持奉系军阀,因为奉系军阀似乎更容易操控一些,这当然是张作霖的把戏,只不过这个把戏可以让他左右逢源,战争的结果是直系军阀被赶出中枢,张作霖控制了民国政府或者说,控制了北洋政府,正式就任中华民国陆海军大元帅,成为国家元首。此后,北方六省都被奉系军阀所把控,甚至巅峰时期占据高达9个省份。
要是论起张作霖控制中枢后的当时有多少兵力,那可就了不得了。在当时,由于张作霖起家的时候部下大多为土匪流氓,所以张作霖拥有的奉系军如果算全部的话,将会不少于40万,但是只是算精锐军队,那么,其中严格军规装备新式武器的兵马应该在20万左右,因为东北易帜归顺民国的时候,张学良率领的精锐东北军正好是20万,除此之外,奉系由于得到日本人和俄国人的两面支持,所以居然有飞机200多架,还有自己的讲武堂以及可以自行生产兵器的兵工厂。
而与它相比,同时代南方的大势力--国民政府当时飞机不过20多架,武器大多还是汉阳造老套筒。差距不可谓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