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名臣“雪帅”彭玉麟,为何不要官(2)

2023-12-01 11:42     360kuai

"生平最薄封侯愿,愿与梅花过一生",是彭玉麟不要官的真实写照。彭玉麟最早的一次辞职是在1850年。当时,他在绿营军中效力,参与镇压李沅发起义,因功补临武营外委,赏戴蓝翎,但他以母老辞归,回衡阳奉养老母。之后,咸丰三年(1853年),彭玉麟随同曾国藩参与平定太平天国运动,管带水师,因作战勇敢,屡立战功,迭蒙清廷嘉奖,由知县洊升,简放浙江金华府知府、广东潮嘉道,赏加布政使衔记名按察使。彭玉麟皆以水师军务羁留,未能赴任为由辞授。

咸丰十一年三月(1861年4月),清廷授彭玉麟广东按察使,彭玉麟以"粤东乃岭海要区,臬司为刑名总汇,惩奸剔蠹,责重事繁",自己"识浅力微,大惧弗克胜任"为由,辞去广东按察使实职。同年十月(1861年11月),清廷授彭玉麟安徽巡抚一职,他又以"封疆大吏有节制文武之权,镇抚军民之责,措置一有未当,必致上负朝廷,下误苍生",而自己"起自戎行,久居战舰,草笠短衣,日与水勇舵工驰逐于巨风恶浪之上。一旦身膺疆寄,进退百僚,问刑名不知,问钱谷不知,譬之跛者行生僻之路,其为颠蹶不待履蹈坎坷而后知也",故而他请求朝廷准其开缺,另简贤明精干大员,接任安徽巡抚,整治吏治兵事,他自己则仍然督带水师,专心与太平军作战。

朝廷不许,同年十月(1861年11月)、十一月(1861年12月),又先后两次谕令其赴安徽巡抚任。他以当时战争形势不宜离营赴任为由,先后两次奏请朝廷收回成命,另简贤员接任皖抚,使他专心统御水师,进剿太平军。在彭玉麟再三奏辞下,朝廷只好改授彭玉麟兵部侍郎虚职。同治四年二月(1865年3月),彭玉麟钦奉漕运总督之命,他又以才力不逮、不愿"变易乎初心",以及身体衰病为由两次陈情力辞,并请开兵部侍郎本缺。朝廷不许,三月上折再辞。

同治七年六月(1868年9月),彭玉麟在会同曾国藩商议好长江水师章程,以及善后应办事宜之后,以"东南肃清,发、捻平靖,军事已完",不能贪位恋权为由,请求开缺回籍,解甲归田。同治八年(1869)春,彭玉麟回到衡阳,仍旧居于他为寒士前的三间小屋之中。三年后,清廷再命他检阅长江水师,又命他进京朝见,任为兵部右侍郎,他仍请开缺回籍。其后,光绪七年(1881年)诏署两江总督兼南洋通商大臣,再疏力辞,仍留督江防、海防。光绪九年(1883年)晋兵部尚书,疏辞不允。中法战争结束后,彭玉麟多次请求辞去兵部尚书。直到去世前两年,彭玉麟才最终如愿以偿,成为一名无官一身轻的普通草民,回归他的"寒士"身份。

今日关注
更多
阅读下一篇

皇帝外出狩猎,突然对身边的武将说:现在没人,你们可以杀我了!

很少有人知道,宋太祖在黄袍加身,当上皇帝后,其实并不开心。 因为在宋朝之前的五个朝代都是二代而亡,并且模式差不多都一样,武将位高权重,然后夺权当皇帝。这时候,赵匡胤就在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