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著名教授因与中国合作被判6项罪名,赵立坚:美方打压科学家(2)

2021-12-22 18:30     观察者网

据了解,李波被裁定的“虚假陈述”罪名最高可判5年监禁,但是因为他此前没有犯罪纪录,预计将会被判6个月以内监禁,其他如虚假报税等罪名,如果数额不大一般不会入刑。

实际上,美媒也认为,此次李波被裁定“有罪”是美国司法部门打击学术界的又一个例子。

《华尔街日报》报道称,近些年美国司法部发起了所谓的“中国行动”计划,对一切与中国有科研合作关系的美国学者开展严密调查,至少提起25起案件指控,其中有5起指控最终被撤销,1起被判无罪。

《纽约时报》称,“中国行动”计划如今遭遇了一系列挫折,有多起案件被驳回。美国科学界密切关注李波案的审理,把这当作了司法部会否起诉其他研究人员的一个风向标。

《环球时报》12月22日评论文章指出,在所有这些案件中,李波案是“最恶劣的一例”,有关裁决是“政治对学术最无耻的迫害”。

原因就是,在李波被逮捕和起诉的这一年多里,美国司法部的喉舌及各类反华分子不断污名化李波与中国科研机构的合作关系,污蔑他是被中国“收买”的学术“叛徒”。然而,他最终被裁决的罪名实则与“合作”本身无关,仅仅是“没有及时披露”和所谓“对调查人员撒谎”这么一个“口袋罪”。

美国的《科学》杂志也在本月初的一篇文章中清醒地指出,美国司法部对李波等众多与中国有合作关系的美国学者实施逮捕和指控,是想通过他们攻击中国对美国进行“间谍”或“知识产权盗窃”活动,可李波最终被指控的罪名却与这些没有任何关系,只是他没有汇报自己与中国的科研合作以及从中获得的相关收入。

文章进一步称,李波的这些“罪名”,并不是什么真正的恶性犯罪,只是未能恰当在研究经费的来源上做好披露的文本工作,这种错误通常来说只会面临“民事或行政处罚”,并不属于“犯罪”范畴。

12月22日,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在答记者问时表示,我们注意到美国司法部门以打击经济间谍为名,打压科学家,破坏中美正常科技交流的行径,已经引起美国国内有识之士的广泛质疑。

赵立坚说,我想强调的是中国对外人才交流合作与包括美国在内的其他国家同行做法并无本质区别。美国一些政府部门及政客不应对此搞污名化,美方应该做有利于中美科技人文交流合作的事。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