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属新喀里多尼亚闹独立,马克龙这句话敲打中国?(3)

2021-12-13 16:30     观察者网

“70年里,原住民数量减少了一半”

如此担心属地独立从而倒向中国,法国的敏感也许正源于他们对当地人的所作所为。

19世纪中叶,位于南太平洋的新喀里多尼亚遭到法国殖民,作为法国的海外流放地。二战后,该地区成为法国的海外属地。然而,该地区卡纳克原住民却遭受着广泛歧视,与欧洲定居者后裔产生了数十年冲突。1987年,当地人与法国宪兵与军队爆发流血冲突,共有19名原住民在那次事件中遭到法国屠杀。

尤其是当地镍矿被发现后,法国政府从亚洲和太平洋其他地区引进了大量劳工掠夺财富,让他们在矿场工作,严重挤压了原住民的生存空间。持续的冲突和外来疾病对卡纳克人造成了致命的伤害,他们的人口在大约70年的时间里减少了一半。到了现在,原本是这片土地主人的卡纳克人,反倒成了少数族裔。

“卡纳克和社会主义民族解放阵线”旗帜,也被当地居民用作非正式的新喀里多尼亚旗,以替代法国的三色旗。(图自法媒)

与赚的盆满钵满的法国人相比,新喀里多尼亚的收入差距持续拉大。卡纳克人占据了当地贫困、失业、入狱人数的绝大部分,失业率超过40%。法国人还试图“阉割”原住民受教育的机会,导致卡纳克人几乎没有人成为医生、律师或是工程师。

为了压制原住民的反抗,法国曾在1998年与该地区领导人签署《努美阿协议》。根据这份协议,新喀里多尼亚将就其政治地位举行最多三次全民公投。倘若多数选民选择“独立”,新喀里多尼亚将进入独立过渡期;否则该地区仍将是法国海外领地。

在2018年举行的首次全民公投中,有超过43%的选民支持独立。投票赞成独立的人绝大多数是卡纳克人,而支持与法国继续保持联系的人则是欧洲血统或其他非土著群体。2020年举行了第二次公投,赞成独立的比例上升至47%。

支持独立的人认为,独立能够使该地区获得充分的主权,减少殖民化和不平等,并与其他太平洋国家建立更加广泛的联系。而在反对者看来,他们为自己与法国的联系感到自豪,他们认为自己高水平的生活以及良好的公共服务,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法国提供的资金补贴。

尽管三次独立公投均未成功,但当地人的主权梦想并没有终结。

“我们正走在解放的道路上,这才是最重要的。”来自原住民社区的新喀里多尼亚总统路易斯·马普(Louis Mapou)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