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飞龙:这场全球民主大辩论,是人民民主与霸权民主之争

2021-12-13 08:00     观察者网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田飞龙】

2021年12月是全球“民主辩论月”,中国的民主白皮书和美国的民主峰会是两大主角。从贸易战到民主战,从高科技卡脖子到软实力卡脖子,其逻辑主线正是拜登所谓的“战略竞争”(strategic competition),而其政治本质则在于美国的“霸权保卫战”。由于美国享受霸权红利久矣,对霸权形成高度依赖,无法接受向“正常国家”的历史性回归。中国的民主论辩所追求的并非霸权,而是反霸权,是与美国作为两个“正常国家”建立相互平等和尊重的“新型大国关系”。

美国追求霸权等级关系,中国追求主权平等关系,这里的是非本来清晰明了。然而作为美国霸权体系的一部分,民主话语权操控于美国之手,竟可以凌驾主权、平等、不干预、相互尊重、和平发展等核心价值之上,而成为美国遏制中国、整合盟友体系及巩固全球霸权的“软实力武器”。

这一场全球民主大辩论的本质不是民主与专制之争,而是人民民主与霸权民主之争。正由于美国发起争辩的动机在于孤立中国和巩固霸权,而不是进行民主学理、制度与实践的真诚“经验交流”——这属于“接触政策”的一部分,美国已经转向“遏制”——以帮助中国实现民主

随着拜登的“民主峰会”召开,关于如何定义“民主”的问题出现了。来源:南华早报

进步,故所谓民主峰会更像是“胁迫”各国对美国民主霸权的再确认和承担共同维护的义务。这里的“民主”不是具体的制度和理性,而是美国的霸权“护身符”。这就从源头和整体氛围上决定了这一场全球民主大辩论更像是一种“意气之争”,而不是“理性竞争”。

如果这就是拜登所谓的“战略竞争”,则根本没有公平竞争的余地,而是一种基于民主霸权的霸凌行为,是“新冷战”的一个变种。美国率先发难,意气在先,中国属于“民主自卫”,难免相应催生几分激烈论辩的“意气”。相互的激烈“怒怼”,多少削弱了这场民主大辩论的理论层次和理性化深度,且对辩论成果造成消极影响。但一个巴掌拍不响,很难期待这种带有“群殴”和“骂战”特征的民主大辩论能够产生心平气和的理性成果。

但这种全球范围内由中美为主角的民主大辩论仍然是有意义的,尽管直接对话与相互理解的余地很小,但可以教育各自国民并为中国民主的原则和路线赢得国际社会展示度。这场“民主擂台赛”,重在参赛和坚持,而不在共识和妥协,更没有绝对的胜负。

《中国的民主》白皮书(全文)。来源:国新网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