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可能会提出反对意见,指责中国比“民主国家”限制了更多的自由。但什么样的民主会为了保障少数人不戴口罩的自由而牺牲数百万人的生命?正因如此,我们可以说自由主义民主辜负了它的人民。
或许,我们可以制定出一套全新的衡量标准,以显示哪些国家正在取得更民主的结果:大多数人民对本国的领导层和发展方向有多满意?社会凝聚力如何?人民的生活比以前更好了吗?人民对自己的未来持乐观态度吗?整个社会是否投入足够的资源以确保子孙后代的福祉?在定义和评估民主时,除了参照狭义的、程序性的自由主义标准,结果也应当成为重要的考量标准。
我要指出的是,从结果上来看,中国的表现并不差。中国固然有自己的问题——例如不平等、腐败和环境恶化,但政府一直在积极解决这些问题。
这可能就是为什么民调结果持续显示绝大多数中国人对国家的治理是基本满意的。我们现在或许可以这样认为:中国在发展的过程中为其人民带来了更富有成效的治理和更民主的结果,用这些实实在在的成果来衡量,当前中国的政治制度比美国的更民主,尽管有所不同。
中国儒家推崇的民本思想,更强调以人为本、以人民为中心
亚伯拉罕·林肯用了最通俗的言辞,总结了民主的特征:“民有、民治、民享”。我敢说,当前的中国政府在这三方面做得都比美国好。绝大多数中国人认为他们的政府属于他们,他们生活在一个民主国家。并且,中国的领导人绝大多数都是平凡出身,这是一个事实。而这在美国恰恰相反,许多美国人似乎认为他们的政府被金钱利益所俘获,由精英寡头组成。至于"民享",中国的治理成绩也遥遥领先。
在对民主的定义上,世界需要一些多样性,这会更符合民主的发展历史(因为历史上的民主不全是自由主义的),对现实也更加有益。许多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陷入了停滞,他们需要从僵化的自由主义意识形态中解放出来,尝试用自己的方式实现本国民主。新的视角和衡量标准对于自由主义社会本身也可能是有益的。
12月2日,“中外学者谈民主”高端对话会在北京举行,外交部副部长乐玉成提出,没有十全十美、高人一等的民主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