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句诗揭开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真相:这就是一场有预谋的政变

2021-12-10 12:00     360kuai

宋朝之所以重文轻武,或者说偃武修文,跟开国太祖赵匡胤制定的"强干弱枝"国策有关:宁肯花钱买平安,也决不允许任何一个边将在军中树立自己的威信。但是事实证明,花钱是买不来平安的,赵匡胤和赵光义的子孙一直被西夏、辽、金吊打,最后被蒙元铁骑踩死,亡国祸根其实在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的时候就已经埋下--从唐朝的君臣相知到宋朝的君臣相疑,人心散了,队伍自然不好带了。而且宋朝是唯一一个鼓励官员贪赃枉法欺压百姓的朝代。赵匡胤为此开了个头:官员都站到了百姓对立面,想要拥兵自重威胁皇权,已经成了不可能:兵不知将将不识兵百姓恨官。

说宋朝鼓励官员贪赃枉法,肯定有人跳着脚要证据,其实只要看一看赵匡胤是如何袒护强抢民女的将领就知道了,而且我们知道,"中兴四将"中的张俊坐拥良田一百多万亩,韩世忠拥有整个西湖还可以说是赵构赏给他的,那张俊"忙着打仗",有哪有时间积累起富可敌国的财富?但是赵构信任张俊远远超过信任岳飞韩世忠,原因只有一个:张俊贪财不恋权,这样的贪官没威胁!顺便说一句,清官名相包拯和寇准虽然可能不做买卖,但是他们都不穷。他们的穷只表现在影视剧里--其实后来朝代的贪官们在电视上都很清廉。

赵匡胤及其子孙之所以喜欢贪官庸官,还是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后留下病根儿了。后人有三句诗可一针见血地指出了黄袍加身的问题关键所在:"黄袍不是寻常物,谁信军中偶得之"。"阿母素知儿有志,外人反道帝无心"。"千秋疑案陈桥驿,一着黄袍便罢兵"。

咱们还是来看看《宋史》是怎么记载的吧:"七年春,北汉结契丹入寇,命出师御之。次陈桥驿,军中知星者苗训引门吏楚昭辅视日下复有一日,黑光摩荡者久之。夜五鼓,军士集驿门,宣言策点检为天子,或止之,众不听。迟明,逼寝所,太宗入白,太祖起。"军中吵翻了天,中军主帅赵匡胤居然毫无察觉,这要是敌人来偷袭,赵匡胤有十个脑袋也不够砍的。当过检校太傅、殿前都点检、归德军节度使、检校太尉的赵匡胤,那也是久经沙场的名将,睡觉都要睁着一只眼睛,又怎么会睡得像昏死过去一样,非得他弟弟亲自来叫才醒?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