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任务8天3名救援队员遇难,当地应急部门回应(2)

2021-12-03 09:51     济南时报

新黄河记者从多名从事民间救援的知情者处获悉,该事件发生于12月1日下午,河北省邯郸市魏县一处漳河河段,“当时两条船上共7人在从事公益搜救任务。”

蓝天救援队邯郸漳河救援时接连出事,8天3名队员遇难,当地应急部门回应

12月2日,新黄河记者就此事联系到邯郸市应急管理局,一工作人员称,“当地蓝天救援队在从事一次公益行动,但并未报备。这次事故不幸造成两名搜救人员溺水遇难,辖区政府部门已有妥善安置。”魏县县政府办公室及魏县应急管理局工作人员也向新黄河记者证实上述事件真实性。“魏县应急管理局负责处置这个事件,当晚还去看望了遇难人员家属。”

随后,新黄河记者致电当地蓝天救援队一相关负责人,电话中,他不住叹气,“都很痛苦,人已经没有了。”对于整个事件过程,他表示不方便回应。记者检索企查查发现,该救援队成立于2019年10月,发证机关为大名县民政局/行政审批局,业务范围为:山地救援、水域救援;城市搜救;协助政府有关部门开展应急救援服务。并协助县红十字会开展相关志愿服务工作。

8天前邯郸已有一名蓝天救援队员在同一河流救援时遇难

这起事件的发生,让不少从事民间救援工作的志愿者发出感慨和质疑,“8天,当地已经有一名蓝天救援人员在执行搜救任务过程中落水遇难。”

据媒体报道,11月23日上午9时30分,在接到魏县群众打来的寻求帮助搜寻落水亲人求助电话后,大名县蓝天救援队一行五人随即携带救生艇等设备赶到漳河大名段,义务帮助搜救打捞。11时,打捞过程中救生艇不幸发生侧翻,艇上五人同时跌落水中,其中一人被河水冲至下游700米浅滩后自行上岸;四人被困在湍急冰冷的河水中。

事故发生后,当地消防、卫生、应急管理等部门立即开始组织营救,20分钟后其中三人先后被营救上岸,不过由于水流较大,水温较低,加之长时间浸泡,一名队员最终体力不支,被冲进激流的河水中不见踪影。随后当地又组织了约三百余人的救援力量展开搜救,直到11月25日14时,在距离其落水点下游四百米处发现了失踪队员,但已不幸遇难。

据称,该牺牲的队员于2019年加入邯郸市大名县蓝天救援队,参加过各类救援活动28次,参加各类社会服务51次,时长达700多小时,多次被队里评为优秀志愿者。

蓝天救援队邯郸漳河救援时接连出事,8天3名队员遇难,当地应急部门回应

业内人士分析遇险河段:搜救人员遇到夺命“滚水坝”

一有着多年水上救援经验的人士告诉新黄河记者,当地救援人员落水原因是遭遇了“滚水坝”,“他们有可能对水域危险性没有做好充分的估计和准备。”

据介绍,“滚水坝”在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这是一种设在河上的简易拦水堰,高度较低,它并不能把河水全部拦住。当河面涨水时,超过堰的高度,水流就漫过它流向下游,故又名“溢水坝”。

由于存在落差,水流冲下去,和下一段河中的水形成反作用力,导致水流产生巨大的扰动,产生类似于滚筒洗衣机一样的翻滚效果,致使湍急的水流上下翻腾。而这种上下翻滚的水流,不像平面漩涡那样明显,往往水面比较平静,但水体之下却有暗流涌动,人若陷入其中,被激流裹挟,就会失去自控能力,很容易溺水,危险性很大。滚水坝所在河段的水流量越大,所形成的滚动漩涡就越大,危险性就越强。如果有人或动物不慎跌入其中,容易被水流裹挟,即便识水性,也容易呛水甚至溺水。

如果遭遇“滚水坝”又该如何自救?业内人士建议,如果不慎跌落滚水坝,要立即全力自救,入水前深吸气,被激流卷入水底后,尽力往水流下游方向游动,努力挣出漩涡中心。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