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遭遇三轮寒潮中东部还偏暖 全球变暖背景下寒潮变了吗?(2)

2021-12-02 21:10     中国天气网

10月15日至17日,今年下半年以来首轮寒潮早早报到,中央气象台发布了下半年以来首个寒潮蓝色预警。北方气温大跳水,其中北京10月17日最低气温降至零下0.1℃,打破1969年以来同期最低纪录。这轮寒潮过后,网友们发明了一个新的网络流行词——春夏咻冬。

11月6日至9日,第二轮寒潮强势来袭。中央气象台预警升级,发布了今年下半年来首个寒潮黄色预警。华北多地初雪即暴雪,内蒙古通辽遭遇有气象记录以来最强暴风雪,101万平方公里国土降温超16℃。

11月22日至23日,第三轮寒潮接踵而至。尽管强度上稍逊于上一轮,但此次寒潮过程影响区域和上一轮重合度高,因此叠加效应明显。黑龙江东北部出现大暴雪到特大暴雪,积雪深度普遍达到25~49厘米。

11月29日至12月1日,第四轮寒潮“上线”,影响区域主要为华东和东北地区东部。浙江、江西、福建等地气温骤降10℃以上,华东沿海出现8级以上大风。东北东部遭遇今年下半年以来第三轮强降雪过程,黑龙江局地积雪深度超过50厘米。

11月遭遇三轮寒潮 中东部大部平均气温竟然还偏高

寒潮频繁来袭,传说中的冷冬要来了吗?暂时还没有。

从这张全国气温距平图上可以看到,虽然今年11月我国遭遇了三轮寒潮天气过程,但是中东部的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却是偏高的,尤其是内蒙古东部、东北地区东部和北部、黄淮西部等地,甚至偏高1~3℃。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中国天气网气象分析师石妍表示,这是因为每次寒潮过后,各地气温都会迅速回升,而且回温的幅度较大,持续时间也较长,因此平均下来气温仍是偏高的。

以北京为例。北京今年11月逐日平均气温起伏特别大,其中两次明显的“探底”分别对应着两次寒潮天气过程。但是每次“探底”以后的回暖也非常明显,气温偏高的时间长于气温偏低的时间,因此月平均气温和常年相比还偏高了0.9℃。

频道热点
更多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