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假宣传、对华“双标”背后,加拿大鹅在中国赚翻了(4)

2021-12-02 09:40  观察者网

加拿大鹅天猫旗舰店此前发布了“我们的所有羽绒混合材料均含有Hutterite羽绒,这是优良且最保暖的加拿大羽绒”的文字内容。

所谓Hutterite羽绒,是指采自加拿大北部Hutterite群落养殖区的鸭、鹅的绒毛。

而经监管人员向中国羽绒协会及上海服装行业协会相关专家了解,在禽鸟品种相同的情况下,羽绒的品质和禽鸟的成熟度有关,和产地、气候并无关系。

加拿大鹅强调“Hutterite”产地来彰显其羽绒的保暖性,并无事实依据。

调查还发现,当事方销售的190款羽绒服装中,蓬松度800(美国标准)的鹅绒产品约占9.5%,蓬松度675(美国标准)的鹅绒产品约占7.3%,蓬松度625(美国标准)的鸭绒产品约占69%,蓬松度750(美国标准)的鸭绒产品约占14.2%。

也就是说,其销售的大部分羽绒服并非使用保温性能更出色的高蓬松度鹅绒,而是使用了蓬松度较低的鸭绒。因此,监管部门认定,加拿大鹅的广告语以偏概全、与事实不符。

处罚通告还指出,结合2020年加拿大鹅天猫旗舰店网页点击量达到1.81亿次,销售额达到人民币1.67亿元来看,加拿大鹅在天猫旗舰店所制作的涉案广告有一定社会影响。

对此,网友调侃一时分不清是“加拿大鹅”还是“加拿大鸭”。

针对加拿大鹅虚假宣传被罚事件,《经济日报》此前撰文指出,外国的月亮没有更圆,外国的羽绒服也没有更暖。不管是给自己起个洋名字,换个洋产地,还是大搞洋品牌溢价甚至虚假宣传,都不是正道。

中国市场为其业绩增长的主要动力

尽管争议缠身,中国市场却依然是加拿大鹅业绩增长的主要动力。

疫情暴发后,加拿大鹅的股价曾达到最低点12.94美元/股。有分析指出,加拿大鹅股价下滑的主因在于业绩增速未能达到市场预期。而随着中国市场的快速发展,加拿大鹅的股价也在逐步回暖。

加拿大鹅最新财报显示,截至2021年9月26日的2022财年第二季度,加拿大鹅销售额实现同比40.3%的增长,达2.33亿加元。

其中,二季度加拿大鹅电子商务营收同比增长33.8%;大中华区的直营渠道销售额同比增长85.9%。

虚假宣传、对华“双标”背后,加拿大鹅在中国赚翻了

在其之前发布的2021财年第四财季和2022财年第一财季,大中华区直营渠道销售额分别增长了188.7%和101.4%。

加拿大鹅总裁兼首席执行官Dani Reiss表示,公司二季度营收的增长主要得益于电商渠道的快速增长以及大中华区市场的贡献。

DaniReiss在财报电话会议中表示继续看好其品牌在中国市场的发展。

根据年初至今业绩继续向上的表现,加拿大鹅还调高了整个2022财年的全年业绩预期,财报称,预计2022财年,公司总营收将超过10亿加元,约为11.25亿加元至11.75亿加元,另一方面,鉴于中国市场需求高涨,加拿大鹅预计今年秋季在中国开设三家新店。

这么看来,对于构成自己主要增长动力的中国市场,虚假广告、双标退货标准对待轮番上演,加拿大鹅真是十分傲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