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钟:中国的供应链短板,该怎么补?

2021-11-22 08:30     观察者网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金钟】

疫情造成的全球供应链混乱,已经被媒体反复报道,近来更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刚刚美国公布的10月份通货膨胀率达到了30年来的最高点,这其中离不开供应链的影响。

而在疫情之外,过去几十年建成的全球供应链体系似乎逐渐变得脆弱起来。发达国家通过关税和碳税,企图转移供应链到本土或者本土的近邻地区,其他发展中国家希望通过提供更低廉的劳动力资源来争取成为下一个中国……这些都对中国的供应链中心地位提出了不小的挑战。

CNN报道:美国交通部长皮特·布蒂吉格(Pete Buttigieg)接受采访时承认,美国面临的供应链紧缺问题将持续到2022年。

那么面对挑战,国内需要采取什么样的对策呢?本文想谈几个重要的方面。

首先是公共卫生方面的投入。疫情不断的变化,病毒的变种不断涌现,这就要求国家持续不断对疫苗和治疗药物研发加大投资。

还有就是要不断投资推进疫苗的更新换代。德尔塔病毒之后也已经有新的变种出现,最早针对新冠研发的疫苗也需要随之继续升级。而对于一些不同技术路线的疫苗,比如mRNA类疫苗的研发,由于国外制药厂商已经有一些产品占领市场,单单依靠国内的商业投资恐怕不一定足够,这就需要教育科研机构在国家投资的支持下一起参与研发,这样才有把握让疫苗的升级换代尽快追上病毒的变化。

如果医疗科研投资能够带来疫苗和特效药上的突破,那么对于我们未来决定是否放开限制、何时放开限制、是否调整疫情管理体制等问题时,也会多一些选择余地。

新华网资料图

其次是贸易环境。疫情、运输瓶颈、贸易战等等因素交织在一起给跨国贸易带来许多困难,相当一批跨国企业在加强中国运营的同时开始考虑在其他地方建立新的生产线,他们宁可承担较高的生产成本,也要建立一个距离目标市场近,运输航线分散的供应体系。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