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压制火器的谎言:戴梓发明机关枪却被流放?压根没有这回事

2024-10-09 07:22  360kuai

关于批判清朝不重视火器的段子中,有一个非常之经典的例子:

一个名叫戴梓的人发明机关枪,结果却被康熙帝给无端流放了。

其流传之广和虚假之深,仅次于八国联军在圆明园发现明朝火器,其杀伤力比克虏伯还要猛。

当然,段子就是段子,故事就是故事,编的就是编的,他永远不可能是真的;更不会是所谓的中国人发明了机关枪,领先了西方一百年的莫名"虚荣感"。

当然,戴梓发明机关枪段子的主要目的,还不是要所谓领先西方多少年,而是批判清朝不重视火器,恶意压制汉人军工人才云云。

这才是段子的矛头所指。

那戴梓到底有没有发明机关枪,他到底为何被康熙帝流放,段子的出处又是哪里呢?

1、戴梓发明机关枪最早出自《清史稿》

戴梓的确有其人,他在《清史稿》中是有单独列传的,人生经历和成就被记录的很详实。

他是浙江钱塘人,而且他的确是个军工人才,在研制火器方面有一手,甚至可以说很有天赋。

这种天赋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展现出来了:

"少有机悟,自制火器,能击百步外。"(《清史稿·戴梓传》)

三藩之乱时,戴梓给康亲王杰书,献上了他发明的连珠铳,为平定叛乱立下功劳。

"康亲王杰书南征,梓以布衣从军,献连珠火铳法。"(《清史稿·戴梓传》)

大家注意,这句话里有bug,《清史稿》说戴梓献出连珠铳法,先记好这个引子。

那什么是连珠铳呢?就是后来传的神乎其神的"机关枪",制作方法记载的很清楚:

"所造连珠铳,形如琵琶,火药铅丸,皆贮於铳脊,以机轮开闭。其机有二,相衔如牝牡,扳一机则火药铅丸自落筒中,第二机随之并动,石激火出而铳发,凡二十八发乃重贮。法与西洋机关枪合。"

翻译过来就是说,戴梓所制造的连珠铳,形状就像琵琶一样,火药子弹都储藏在火铳里。注意"火药铅丸"一词,连珠铳里急需要子弹铅丸,还需要装添火药进行发射。

所以本质上还是旧式燧发枪。

里面主要构成是两个机关,扳下第一个机关后,火药就会落到发射的位置;同时带动第二个机关,火石点燃火药发射出弹丸。

就是很正经的燧发枪,没有任何超越时代的成分。

唯一不同的区别就是,他能装填二十八发子弹,然后可以挨个发射出去;至于其射速频率有多少,长时间点火发射会不会炸膛,很多问题都是个未知数。

其改进的工作原理,更像是诸葛连弩,无非是加大的弩数,本质还是弩箭而已。

那这样的连珠铳,算不算超越时代发展呢?肯定也不是啊。

因为同时期西方已经出现连珠铳了。

故宫博物院收藏有一支,康熙初年外国进献的火枪,也是一杆连珠火铳。

该枪全长108.5厘米,枪管长66厘米,口径1.6厘米,口外径2.2厘米,能一次性装填20发。

因为其枪身上系着一块说明木牌,木牌上刻有一行满、汉文字:

"康熙年间,库贮二等自来火二十出琵琶鞘枪一杆,系昂里亚国枪。"

"自来火"就是燧发枪,"二十出"就是二十发,"琵琶鞘"是指枪身类似于琵琶;"昂里亚国"不好考证,主流说法认为是英格兰,但具体是哪国待定。

所以戴梓的连珠铳本质还是"自来火",别说是机关枪的前身了,就连出现的时间也没有西方早。他造连珠铳的时候,康熙已经拿着外国进献的自来火,一天打四百只兔子去了。

首次把连珠铳和机关枪联系起来的,就是《清史稿》;因为编修的时候已经民国了,机关枪也不是什么稀罕货了。

所以《清史稿》把连珠铳和机关枪联系起来,咋一看就像给自己装面子一样。感情大清朝早就发明机关枪了,比外国人早了一百多年,心态就是祖上也算是阔过了。

所以连珠铳跟机关枪,压根就是两回事,自嗨也是没用的。

2、戴梓到底发明过连珠铳吗?

解决了连珠铳不等于机关枪的事,咱们还需要探究一个问题,那就是戴梓发明过连珠铳吗?

别看《清史稿》里写的天花乱坠,让人看了之后热血沸腾,但其实这事是值得探究的。

因为戴梓发明连珠铳的故事,只存在与纪晓岚的《阅微草堂笔记》中,这是本志怪小说。

连珠铳的故事在卷十九《滦阳续录一》里,纪晓岚自己结识了戴梓的儿子戴亨。

通过戴亨的介绍才知道,戴梓早年发明过一种连珠铳,这个连珠铳什么样呢?就是《清史稿》照抄的那一段,真的就是照抄的,一个字都没有改动。

这也是戴梓发明连珠铳的最早来源。

当然,咱们并不能认为《阅微草堂笔记》是志怪小说,就否定戴梓发明连珠铳的真实性。

但接下里的路子,就真往志怪路上走了,而且与《清史稿》的出入很大。

《笔记》里说,戴梓发明连珠铳以后,本来是打算献给军营里的,但是半夜梦见鬼神了。禁止他把这种大杀器展现到人间,要是戴梓不乖乖听话的,那他们一家都得完蛋!

"夜梦一人诃责曰:上帝好生,汝如献此器,使流布人间,汝子孙无噍类矣。"

好家伙,戴梓梦醒后吓坏了,真的没把连珠铳献给军营,而是自己偷偷藏了起来。

"乃惧而不献。"

好了,您还记得上面留个那个bug吗?戴梓发明连珠铳的故事,最早也是唯一的来源就是《笔记》,关于连珠铳的描述也是照抄的《笔记》。

可《笔记》里咬死了戴梓因为鬼神干预,所以压根没有献出连珠铳。

但《清史稿》里白纸黑字说:"梓以布衣从军,献连珠火铳法。"

这不就是个大bug吗?这不是显而易见的糊弄人吗?所以修史者篡改这个结局,八成还是想往机关枪上靠,给被欺负了半辈子的清朝抹点金罢了。

虽然戴梓没有献出连珠铳,但他一直保留在家里,不过后来被他孙子偷出去典卖了。

就这么草率。

"五弟之子窃以质钱,已莫可究诘矣。"

所以连珠铳下落只有鬼知道,连珠铳的威力如何,也只有鬼知道。

甚至连戴梓有没有发明这种铳,都是不可以考究的事,都是他儿子的自说自话。

因为查《笔记》之前所有关于戴梓的记载,都有他作为军工人才的记录,但绝没有提到过连珠铳的事。甚至包括他的门生都不知道。

编撰于乾隆二十二年的《清诗别裁集》,是最早记录戴梓的书籍,其中卷十三收录有戴梓的诗作。其全部介绍都没有提到连珠铳,甚至连他造其他火器都没有提到。

"戴梓,字文开,浙江仁和人。佐康亲王平三逆有功,王假以监军道职。后因能诗,圣祖命直南书房。刚直不阿,受其挫者共掎摭之,诏徙沈阳。"

就没了,戴梓的发迹是因为协助平定三藩,跟他献连珠铳,甚至是制造其他火器无关。

戴梓的个人诗集《耕烟草堂诗钞》中,有乾隆末年的后学金兆燕,特意为戴梓列传记录生平。

里面详细的记录他为平定三藩建立功劳,仿造荷兰国的蟠肠鸟枪,仿造西洋冲天炮等火器成就。唯独没有记录他制造连珠铳的事。

当然有说法认为,荷兰国的蟠肠鸟枪,就是康熙用的自来火,也就是连珠铳的原型。

如果此说属实的话,那戴梓就不是发明连珠铳,而是仿制荷兰鸟枪了。

3、戴梓到底为何被康熙流放?

关于戴梓的结局基本没有争议,就是被康熙流放到铁岭了。

至于戴梓被流放的原因,诸多人异口同声的说,都是康熙压制火器发展,生怕火器流出威胁清朝统治。所以要把这位天才枪械专家,给流放到东北看起来,坚决不能让他有所作为。

简直就是其心可诛了。

康熙流放戴梓是的确有这么回事,但是因为他发明"机关枪"吗?那肯定不至于啊!

上面都说了,康熙早就用外国连珠枪打猎了,还能怕戴梓仿造的连珠铳吗?再者说了,最早记录连珠铳的《笔记》,都咬死了戴梓压根没有进献连珠铳。

康熙哪门子会因为火器流放他啊?闲得了?

戴梓被流放,主要是因为被同僚排挤加陷害,这点《清史稿》倒是没有胡扯。

"梓通天文算法,预纂修律吕正义,与南怀仁及诸西洋人论不合,咸忌之。陈弘勋者,张献忠养子,投诚得官,向梓索诈,互殴构讼。忌者中以蜚语,褫职,徙关东。"

戴梓本身也精通天文算法与乐律,他在参与编修乐律书籍《律吕正义》时,因为与南怀仁为首的外国传教士观点不合,所以遭到了恶意的排挤。

恰好还有一个叫陈弘勋的人,他是张献忠的养子,投诚清朝后混了个官做。在向戴梓敲诈索贿失败后,俩人甚至拳脚相向上演全武行,最后还闹到了官府去处理。

以此事为契机,南怀仁等人恶意构陷戴梓,于是乎墙倒众人推,戴梓被免去官职,流放到了关东一带。

这跟火器有个毛线的关系啊?

而关于戴梓这段被发配的记载,其实也是《清史稿》照抄的,抄的就是金兆燕在《耕烟草堂诗钞》中,对作者戴梓的生平记录。

里面除了记载因为乐律观点不合,而导致西方传教士的反感外,还特意提到戴梓打了南怀仁的脸。

南怀仁对康熙吹嘘说西洋冲天炮多厉害,结果康熙让南怀仁开整,吭哧憋肚的造了一年。南怀仁也没有造出来,这让康熙很恼火,于是让戴梓出马制造。

结果戴梓了解完构造和原理后,只用了八天时间就造出来了,试射效果还不错,被康熙命名为"威远将军炮"。

"西洋南怀仁谓冲天炮出其国造之,一年不成。上命先生造,八日成。上大悦,率羣臣亲试之,即封炮为威远将军。"(《耕烟草堂诗钞·附录》)

所以南怀仁怀恨在心,老想着找机会整治戴梓,报复心还是极强的:

"及炮成,怀仁惭且愤,交谋倾之。"

后来戴梓又遇到陈弘勋的敲诈,最后都不是两人互殴,而是各自带人开团;别看戴梓是个诗人,打起架来也是生猛的不行,甚至差点用剑刺死陈弘勋。

"拔剑击之,误中几。"

最后事情闹大,影响很不好,再加上南怀仁等人构陷,就是往死里整戴梓的。

关键时刻,是康熙顶住压力,力却众议的救下了戴梓,因为康熙也很珍视他这个人才。

"西洋人乘间力构之,上不忍寘于法,诏徙关东。"

康熙不忍心真对戴梓下手,所以尽管南怀仁等人极力诬陷,戴梓最后也只是流放关东而已。

换句话说,康熙不但没有恶意整治戴梓,反而是尽可能的保护了戴梓,保护这个军工人才。

其实随便想想也知道,康熙要是想压制火器发展,还流放个屁啊,直接把戴梓剁了不更香吗?

最早记录戴梓的《清诗别裁集·卷十三》中也记载了这事:

"刚直不阿,受其挫者共掎摭之,诏徙沈阳。"

虽然没有点名南怀仁,但这跟康熙有什么关系?

就连一手炮制连珠铳的《阅微草堂笔记》里,戴梓的儿子也是说南怀仁构陷了戴梓:

"心思巧密,好与西洋人争胜,在钦天监与南怀仁忤。怀仁,西洋人,官钦天监正,遂徙铁岭。"

都是南怀仁嫉妒戴梓在搞鬼,真跟康熙没有半毛钱关系,更不存在压制火器之事。

最后说下戴梓的下场,他被流放到关东后,晚年生活极其惨淡。只能靠鬻书卖画为生,夜里用破被子保暖,食物以进山拾榛子为主。

在七十八的时候病死。

(一家之言,求同存异,感谢您的阅读)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