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漠河舞厅”往事 舞厅背后让人流泪的故事(9)

2021-11-15 15:49  中华网娱乐综合

6月1日,该师全部出动,合围一股猛然烧起的残余大火,耗时三天三夜。十兵们喝沟塘中的冰水,吃野果子和饼干,冻得全身哆嗦,从头凉到底。连着二十多天几乎没有休息的官兵们极度疲倦.倒在泥水中就睡着了。

6月3日,官兵们—身、一脸、双手均成漆黑,胜利地走出山林。

由大兴安岭的灭火专家单成玉在贝尔直升机上提出的"以火攻火",打出隔离带的技术方案,在灭火中普遍采用。

在东线八里湾3000名林场职工和2000名士兵5月18日上午七时随着一声号令,同时迎着三个方向的火头点燃了手中的火种.这一大股人工火头呼啸着向前飞腾几公里.与大火相遇。两股为火头嘶咬着扑向对方,在燃尽了所有可燃之物后,二股火头一同奄奄一息,无力地倒下了。

在这场生死搏杀中.身穿桔红色浸药防火衣。头戴白盔,手提13.5公斤重的风力灭火机的森林警官,立下首功。

森警主要来自武警部队,这些士兵每人背负20—30公斤,迎在火头上。风力灭火机震后二个小时后,人的耳朵就什么也听不见了。他们敢冲、敢搏,用十几台风力灭火机可以把十多米高的火头撕开缺口.十分钟内就把火头掐住。与大火相距—米。面对面地搏杀。头盔不一会儿就被烤化,手指一捅一个窟窿。最前面的人用风力灭火机打火,由于离火太近,会被烤得皮焦肉化,因此需要有人不断地往打火者身上喷水,现场雾气腾腾。一天过去士兵的裤子变成了裙子,二天过去裙子变成了裤头。

为了抵挡、扑灭大火,当时军人普遍以一种超过生理极限的拼命精神面对大火。历经25昼夜,大火终于倒下熄灭。

在前述时间中。中国政府向灾区输送了大量款物。中国政府还接受了来自一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政府、团体和个人,以及七个国际组织的各种援助。由黑龙江和内蒙古气象局实施的人工降雨也起到了一定作用。飞机在灾区上空收捕云朵。一旦发现后钻入云层中倾洒干冰降温,播撒的催化剂形成千千万万个核,在云中滚大、下落,化成雨滴、倾洒至火区。在扑火中共作业18次,16次降雨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