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对待北方的策略——攻心为上,有理有节(7)

2024-09-05 16:02  360kuai

"祖宗平宇内,每谓兴师动众,皆非获已。"

以上四点措施,积极合理,不是屈膝投降,这符合各族人民的利益,因而得到各族人民的拥护。其后民族矛盾处理不当,这不能责怪赵匡胤。赵匡胤选贤用能:

"委任专而听断明,豪杰之,得尽其智力以赴功,故养士少而形势强。当此之时,疆场泰然,无北顾之忱。"

正因为有这种局面,对方于是"叩关请吏修书币之使"。如果形势不强,力不足以制敌,契丹就不会遣使来访,吏民归附,就不可能有"疆场泰然"的和平环境。契丹庇护下的北汉,其太原也并非固若金汤。不能因一城一池的得失而论定人物。

赵匡胤对待西夏,对党项贵族优礼有加。任定难节度使的李彝兴,有一次,遣使贡马三百匹,赵匡胤亲自过问回赐的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