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自今年夏季开始,一些疫苗接种率较高的国家就开始为部分民众接种第三剂疫苗加强针,包括以色列、英国、美国等国家。
本杰明·考林认为,是否要开始接种疫苗加强针,取决于这个国家或地区的疫情情况。“在感染率仍然非常高,以及去年就开始疫苗接种行动的国家和地区,现在开始接种加强针能够强化免疫,从而拯救生命。但是在感染率比较低的地区,目前可能还不是接种加强针的合适时机。”
世卫组织此前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指出,世卫组织一直在密切关注有关加强针的新数据,不排除未来可能需要对一些特定群体接种加强针。
但其在10月初发布的关于新冠疫苗加强针的临时声明中指出,只有在有证据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已接种疫苗对防止重症和死亡的保护力不足时,才可能需要接种加强针。相比于注射加强针,目前最重要的仍然是提高每一个国家的初级疫苗覆盖率。
可以放松警惕了吗?
值得关注的是,随着疫情放缓、疫苗接种率提高,一些国家已开始开放边境。
美国白宫稍早前宣布,11月8日起,美国将向完全接种疫苗的国际游客开放边境,适用于陆路和空路。
意大利开始试行,本国居民从马尔代夫、毛里求斯等多个非欧盟国家和地区旅游返回意大利后,可以免除隔离。
澳大利亚此前则宣布,将于11月开放国际边境。印度自10月15日起开放国际游客入境,阿根廷从10月1日起分阶段逐步允许国际游客入境。还有一些国家如柬埔寨、泰国等,则宣布缩短已接种疫苗游客入境隔离时间或对部分国家游客免隔离。
埃德温·迈克尔指出,对于疫苗接种率较高的国家,在采取了相应防控举措(如要求入境游客完成疫苗接种、出行前新冠检测呈阴性等)的情况下,重新开放边境是可行的,其传播风险也可以降到最低。
“在接下来的几个月内,一些情况将变得更加清晰——譬如免疫力的下降、突破性感染的影响等。至少在此之前,我认为我们仍然应该保持警惕。”埃德温·迈克尔说道。这包括,一方面接种疫苗(包括在恰当时候接种加强针),另一方面继续遵守一些必要的疫情防控措施,包括在拥挤的封闭场所佩戴口罩等。
本杰明·纽曼也认为,疫情发酵至今,在采取恰当的防控措施的前提下,可以逐步开放边境。但他也表示,对于新冠病毒,仍需保持警惕。“想象病毒会向我们所期待的方向发展是危险且不成熟的,尤其是我们此前已多次犯下这一错误”。
新京报记者 谢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