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以来,古老的中华不断衰落,在西方列强的不断打击下,清政府不断割地赔款,丧权辱国。尤其是在甲午战争中,堂堂大清竟然败给了小国日本,更是让中国颜面扫地,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面临亡国灭种的危机。而在甲午战后,李鸿章抬着棺材出访欧洲,面见俾斯麦,称若有10营德军,不会败给日本。
因此,如果李鸿章练就5万不下于列强的精兵,辅以一些老式兵力,那么1900年的八国联军侵华,可能就不会发生。所以说,俾斯麦建议李鸿章先定一个小目标,练就5万精兵,首先能够自保,不受列强随意欺凌,此后再图发展,这是一个正确的战略。
至于李鸿章的难题,说来就很多了:清政府(满洲贵族)对李鸿章的不信任,在用人、用钱上设置障碍;国内保守势力太强,在清朝做事太难;甲午战争把李鸿章打的一蹶不振,数十年努力一朝全毁,内心沮丧可想而知;李鸿章已经70多,没有精力再慢慢发展了,最终,李鸿章无奈否决了俾斯麦的建议,或许如果年轻20岁,李鸿章会有信心慢慢练兵发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