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征讨匈奴,为何最终演变成了两败俱伤的不了局?(3)

2025-05-31 06:22  360kuai

武帝时期,领兵出战的卫青、霍去病,乃至李广等都是一时之选的良将,指挥能力出类拔萃,非彼时的匈奴将领可比。

由于汉军是主动出击的攻势作战,又往往要深入敌境千余里,再加上是步骑混合军团,后勤保障的难度非常高,草原地广人稀,因粮于敌根本不可能,所以汉军的后勤保障能力必然是处在下风。

三个关键项目中两个占据优势,再加上主动出击掌握的主动权,汉军的赢面显然大的多,而在实际的战争进行过程中,战果也证实了优势的存在,在关键性的三大战役:河西之战、河南之战和漠北之战,汉军都是胜利方,并且给匈奴以巨大的杀伤,再加上其他小规模战斗造成的战损,即便扣除史书记载中的水分,给匈奴造成的直接、间接人口损失也要在二十万以上(其中大部分是青壮年男子),这对于总人口才200万左右的匈奴来说,绝对是不能承受之重。

然而,在汉武帝统治的后期,匈奴寇边之事仍然频繁发生,说明匈奴虽然元气大伤,但战争的意志和能力依然存在,大汉虽然同样有再战之力,但继续下去的话,仍然是一个不了之局,说明前期的战争胜利并没有带来真正的和平,为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