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身世堪比灰姑娘,被皇帝雪藏多年,后借腹生子,欲步武则天后尘(4)

2024-12-03 13:42  360kuai

刘娥虽处在权利的巅峰,却并未做出什么出格之事。作为皇帝的养母,刘娥在要求宋仁宗随自己一起处理政事的同时,她还不断邀请全国最有名望的博学鸿儒,给他讲经习史,朝夕诵读,修学,修身,立人,立德,为宋仁宗这位后来的中兴之主,奠定了扎实的学问根基。但随着仁宗皇帝赵祯长大,刘娥却迟迟没有还政于皇帝的意思,群臣不得着急起来,担心她变成第二个武则天,扰乱朝纲。而刘娥确实也萌发过称帝的念头。一次,她问臣子鲁宗道:"唐武后如何主?"回答是:"唐之罪人也,几危社稷。"刘娥听后,沉默不语。更有一些投机取巧的官员,比如小臣方仲弓上书,建议刘娥效仿武则天,为刘氏祖宗立庙,遭到她的怒斥;太常博士程琳敬献《武后临朝图》,暗示女子当国有先例,刘娥把图扔到地上,大声说:"吾不作此负祖宗事。"刘娥表态后,群臣如释重负,仁宗也心怀感激,对待刘娥也更加尊敬,待遇越发的好。比如将太后生辰长宁节的仪礼升级到与皇帝生辰乾元节相同的程度。

但刘娥心中似乎始终有个女皇梦。在她生命中的最后一年,刘娥可能自己也感觉出来大限已近,便穿着天子衮衣、头戴仪天冠,在太庙行了祭祀之礼,接受了群臣赠予的"应天齐圣显功崇德慈仁保寿皇太后"尊号,随即还政于宋仁宗,实现了权力的顺利交接。不久,她因病去世,享年65岁,也算是了无遗憾了。

刘娥去世后,赵祯非刘娥亲生的事情很快被揭穿,群臣却纷纷上议,说刘娥并非他生母,生母是李氏李宸妃,更有甚者,说李宸妃是太后毒死的,非自然死亡。赵祯震惊,派亲信去查看李宸妃的棺木。见李宸妃葬品如一品夫人,甚至身穿皇后服,赵祯后悔听信他人之言,叹道:"人言岂可尽信。"于是亲自来到刘娥牌位前拜谢自责:"从此后大娘娘的生平可清白分明了。"而上谥号之时,刘娥谥为四字:庄献明肃皇后(后改章献明肃皇后),而一般皇后只谥二字;生母李宸妃也只得两字谥号:庄懿皇后(后改章懿皇后)。随后不久,赵恒下了一道旨意,刘娥和李妃同时迁葬永定陵。也许因为愧疚,也许与刘娥的感情确实深厚,灵柩起驾这天,赵祯先为刘娥发引,不但执孝子礼,还不顾群臣们的劝阻亲自执绋之礼(牵引棺材的绳索),一直步行送出皇仪殿。随后他才再去往李宸妃下葬的洪福院为生母起灵,伏在棺木上痛哭道:"劬劳之恩,终身何所报乎!"大概就是养育之恩大于生育之恩的最好体现吧!刘娥的前半生,有一半时间被雪藏起来,但她却用这段时间韬光养晦,让自己拥有了日后可以光明正大站在赵恒身边的资本。后半生手握权力,却不滥用私权,又悉心教导小皇帝,在适当的时候还政于新皇赵祯。因此,后世常将她与汉之吕后、唐之武后并称,史书称其"有吕武之才,无吕武之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