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大动荡之清朝初期野蛮大屠杀(3)

2025-03-04 11:42  360kuai

江阴八十一日是指1645年夏江阴人民为抵制剃发令,在江阴典史:阎应元、陈明遇、冯厚敦等人领导下进行的斗争。因为前后长达81天之久,故被称为"江阴八十一日"。 (参考百家讲坛纪连海先生的江阴八十一日讲座)

此役,10万江阴百姓面对24万清军铁骑,两百多门红衣大炮,血战孤城,抗清81日,击毙清军7万5千余人,亲王3名,大将军18名,最后城破,屠城,无一人降,城内死者九万七千余人,城外死者七万五千余人。 阎应元、陈明遇、冯厚敦被后世称为"江阴抗清三公"。后世传纪对江阴的评价:"有明之季,士林无羞恶之心。居高官、享重名者,以蒙面乞降为得意;而封疆大帅,无不反戈内向。独阎、陈二典史乃于一城见义。向使守京口如是,则江南不至拱手献人矣。"此言甚当,沧江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在各地望风披靡之时,阎应元以微末下吏凭借江阴百姓的支持,面对强敌,临危不惧,坚持了近三个月,击杀清寇数万人,重挫了清军锐气,钳制了清寇主力南下,推动了各地的抗清斗争。在城破以后,仍拚死巷战,"竟无一人降者"。

其实这些都是文化交融的一种方式,中国在文化上是汉人的中国,但这不是说其他民族不是中国人。中国是汉人的中国,因为这个国家的文化与文明是华夏_汉族血脉的,离开汉人和汉文化则无中国可言。其他民族有的自古为中国人,有的后来融入中国,在一定历史时期他们掌握了政权,但他们认同中国,认从华夏文化,从文化上仍延续华夏道统,可以说他们的政权是中国历史一部分,但以压抑汉人为代价,对中华发展和56个民族福祉都是不利的。所以,历史已经发生,元清为中国史一部分不容割裂,但要记取教训,汉人掌握国家政权则国家强盛文明兴旺,汉人失权则国家衰弱文明暗淡,56个民族都受难!元清都是这样。

历史上的蒙元、满清入主我们固然不当以外国侵略论,因为元、清蒙、满之族在入主之前的统一王朝已经是中国人,他们在当时文化状态下认从中华,建立朝代,可称中国之王朝。但是,我们也应该反思,他们的民族独特性、独立性在入主时对汉族的杀戮和对汉文化的某些方面的破坏。如满清固然建立了中国式朝代,也科举学儒经,祭拜天地。但是,也有所谓剃发易服,也有文字狱,也有对明末文化的压制。如果历史上汉唐明这样的汉人王朝能更好地在主政其间推广汉文化,通婚少数民族,让蒙、满之类尽量汉化加入汉族,则类似满清屠杀之祸或可避免。

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则民族关系宜多交流融合,不宜政策区分扩大差别。宜多学国家主流文化,不宜扩大某些民族有特殊信仰。宜少民向汉族大家庭流入,如江河之归海,不宜夫妻不同民族而向少民流动。如能这般实行民族政策,则中华民族团结如一人,无民族间隙可乘,天下无敌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