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说刘伯温是自己的张良,为何张良能善终,刘伯温却没有

2021-10-01 10:19     360kuai

张良和刘伯温,有着一些相似之处。比如二人都为各自的主公出谋划策,助其创立一番基业。又比如帮助主公成就事业后,他们又都选择功成身退。然而,两人的结局却截然相反。

自从刘邦入都关中后,张良便开始称病,闭门不出,目的就是为了自保。之后在政事上,张良也很少参与策划。直到刘邦有意易储,吕后找张良帮忙。他认为易储一事非同小可,这才答应吕后出面帮忙。

接着,张良建议吕后去请"商山四皓"出山,终于顺利帮助刘盈保住太子之位。也正因如此,吕后对张良十分感激,便没有去为难过他。最终,张良不再过问政事,开始潜心修道,得以善终。

但刘伯温就不同了,他在元末明初的时候,为朱元璋出谋划策,朱元璋曾多次称赞他为:"吾之子房也。"张良,字子房,可见朱元璋一直当刘伯温是自己的张良。然而,刘伯温却没有善终。

刘伯温生病的时候,胡惟庸带着御医去探望。御医经过诊断之后,开了方子给刘伯温治病。谁知刘伯温服了药,却越来越严重。他一心以为,是胡惟庸故意加害自己,于是趁进京面圣的时候,将事情告诉了朱元璋。

没想到,朱元璋并不感到意外,只是安慰了刘伯温几句,就让他回去好好养病了。朱元璋的态度,令刘伯温感到心寒,他这才明白,此事绝对与朱元璋脱不了干系。

也确实如此,仔细想想,胡惟庸带着御医去看刘伯温,很明显就是奉命前去。不然的话,胡惟庸怎能私自带御医去替刘伯温治病?而且没有朱元璋的示意,胡惟庸又怎敢轻易加害刘伯温,还是用如此明显的方式?只要刘伯温一死,他自己很快就会被查出来。

既然朱元璋曾多次说,刘伯温就是自己的张良,那么为何张良能够善终,而刘伯温却不行呢?也就是说,为何朱元璋一定要除掉刘伯温?

其实这不难理解,像刘伯温这种神机妙算的人,注定会引起统治者的猜忌。刘伯温为朱元璋出过太多计谋,已经有人将他当成是"半仙",认为他能够"窥探天机"。试问,朱元璋生性多疑,又怎会允许这样一个人,一直待在自己身边,即使他已经隐退?

刘伯温在见到朱元璋的态度后,立马也明白了此事。他没有办法,只能接受这样的结果,可是,他在临终前还要做一件事,就是保住自己的儿子。于是,刘伯温叫来两个儿子,分别对他们做了交代。

他将一本《天书》,交给大儿子刘琏,嘱咐其不准看书中内容,并且要马上把书交给朱元璋。刘伯温这样做,就是想告诉朱元璋,自己儿子没有神机妙算的本事,不必对他有戒心。

接着,他告诉小儿子刘璟一些治国政策,让他要在胡惟庸倒台后,才将政策献给朱元璋。这样做,是为了让有野心的儿子,能够得到被重用的机会,同时不会被胡惟庸加害,实在用心良苦。

再说朱元璋这边,他派胡惟庸去加害刘伯温,其实还有第二个用意,就是为除掉胡惟庸埋下伏笔。后来朱元璋在清算胡惟庸的时候,列出一项罪名,就是害死了刘伯温。

仔细想想,如果当初加害刘伯温一事,朱元璋真的不知情。那么在刘伯温告诉他实情的时候,一来他不会如此淡定,二来当时就该处置胡惟庸。可当时朱元璋没有这样做,而是将此事压下来。

然而,当他要清算胡惟庸的时候,却旧事重提。很难不让人怀疑,这本身就是朱元璋设的一个局。胡惟庸还有用的时候,这件事便不会被提及,可一旦他想要除掉胡惟庸,这件事便成为其中一项罪名。如果这是真的,就不得不佩服朱元璋的政治手段了。

(参考文献《史记》《明史》《明实录》)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