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桥驿"黄袍加身"之后,赵匡胤就那么顺利地当上皇帝了吗?历史的真相远比线条化的文本叙事复杂得夺。赵匡胤兵变之后,立即回师汴京。没想到在通往京师的陈桥门就敕令闭门羹,"艺祖拥戴之初,陈桥守门者拒不纳"。无奈之下,赵匡胤又转向封邱门。再到皇城的宣祐门时,赵匡胤竟然遭到了武装抵抗,"守关者施弓箭相向"。这说明了一个问题,禁军中的侍卫亲军系统没有被赵匡胤完全控制。
过封邱门之后,赵匡胤的人马只是进了汴京的外城,下一步是进入内城,赵匡胤"整军自仁和门入,秋毫无所犯。仁和门为何如此顺利?因为这道城门是被殿前都虞候王审琦所掌握的,此门通畅是兵变计划的一部分。穿越仁和门后,赵氏大军再由早已被石守信控制的左掖门进入皇城。石守信当时宿卫内廷,得到陈桥兵变消息之后,立即"登左掖门严兵设备,闭关以守",待赵匡胤率军抵达,就"启关纳之"。
事情到了这个地步,这场兵变就算基本成功了。不过,也发生了一点流血冲突。侍卫亲军马步军副都指挥使韩通是员猛将,也是周室的死忠粉。在得知赵匡胤兵变的消息,手中实际控制兵力不多的韩通"自内庭惶遽奔归,将率众备御"。然而,在通过左掖门的时候,韩通遭遇石守信的伏弩阻击,双方展开激战。突围之后,韩通又带人去抓捕住在汴京寺庙定力院的赵匡胤母亲杜氏及其他家眷。搜索无果之后,韩通恰好遭遇了赵匡胤的心腹殿前司散员都指挥使王彦昇,遭其追赶至家中,韩通夫妇及其长子、二子、三子皆被王彦昇所杀,但韩通三岁的幼子和四个女儿未被杀害。
黄袍加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