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战争后,清政府为何出现了中兴的局面

2021-09-27 11:00     360kuai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在这场战争中,清政府输得一败涂地,割让了台湾和澎湖,赔偿日本2亿两白银(加上赎辽费高达2.3亿两)。战后,清政府不仅背上了沉重的包袱,而且国际威望一落千丈,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日益加深。不过有意思的是,甲午战争后本来应该苟延残喘的清政府却出现了中兴的局面,不仅重建了国防,而且国库日益充盈,满人官员的权势也不断加强,清政府似乎又迎来了春天。很多人不禁感到疑惑,甲午战争后,清政府为何出现了中兴的局面?

其实这种中兴局面只是一种假象。当然,对于满清统治者而言,这种假象也算得上"中兴",因为清政府能维持住局面,能让大清朝苟延残喘已经非常难得。甲午战争后,清政府受到了严重的冲击,可以说内忧外患。按照人们的预想,清政府这条破船应该沉了。但让人们没有想到的是,清政府的日子反而越来越滋润。虽然清政府输掉了甲午战争,赔了日本2.3亿两白银,但清政府的财政却大大增加。原因是清政府放松了对民间设厂办实业的限制,促进了中国的工业化,税收因此大大增加。同时,由于日本人带头压低了清政府的关税,导致国外产品疯狂涌入国内,使得关税激增,大大增加了清政府的收入。1901年清政府的财政收入中,海关关税收入高达2380万两白银,占当时总收入的26.99%。到辛亥革命前,已经增至4300多万两,是清政府主要的税收来源之一。直到民国,扣除赔款以后的关税结余,仍然是中央政府的重要收入。

此外,清政府还动用了一切手段增加收入,如卖官鬻爵、货币贬值、举借内外债、增加税赋、开征厘金等等。因此,清政府财政收入不断激增,很快突破了一个亿,并一直保持着较快的增长。到1911年辛亥革命前,清政府的财政已经增加到了3亿两。有钱了自然能办更多的事,因为清政府从来没有那么富裕过。因此,清政府又是编练陆军,又是重建海军,还修筑铁路、分设枪炮厂等等。甲午战争后,短短几年时间,清政府就从德国、英国、日本等国买了20多艘舰艇,其中有好几艘都是大吨位军舰。另外,陆军规模也扩大了18万,而且都是装备精良的新编陆军。各省新军加北洋六镇的开支总费用接近6000万两白银,占朝廷当年总预算支出的三分之一,练兵买装备没钱可是玩不转的。有了钱,有了兵,清政府自然底气就足。所以清政府就动了加强中央集权的心思。

太平天国运动后,汉人官僚尤其是地方督抚已经开始尾大不掉,离心倾向越来越严重。由于汉人官僚集团势力越来越大,清政府已经无法掌控汉人集团,以至于出现了"东南互保"的情况。随着清政府实力的增强,清政府动了削弱汉人集团权力的心思,开始从汉人官僚手中收权。左宗棠和李鸿章去世后,硕果仅存的张之洞明升暗降,立宪运动的领袖、两广总督岑春煊被贬,直隶总督袁世凯被罢,晚晴的三大汉人重臣全都被拿下。如果不是张之洞力保,袁世凯很可能被清政府给干掉了。辛亥革命前,清政府打着立宪改革的幌子,不断加强满清贵族的权力,沉重打击了汉人官僚的势力。改革之后,朝廷内身居高位的大臣多为满清亲贵,连北洋新军的指挥官都换成了满人。与此同时,清政府还向地方下手,试图收回掌握在地方督抚手中的财政、军事和外交权。可以说,清政府在辛亥革命前的努力颇有成效,起码表现上来看,清政府似乎正在走向中兴。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