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教同行:我们一直抵制短期支教,对农村孩子的伤害很大
封面新闻记者采访了长沙另一支教单位——天使支教负责人李磊,天使支教从事支教事业15年,对方表示知道龙晶睛,也知道善吟共益。但对于寒暑假短期支教以及大学生支教,他直言:“抛开通过支教赚钱来说,毕竟这个是没有任何证据的,我们一直是抵制短期支教。因为短期支教对农村的孩子造成的伤害是很大的。正常的教学是有一定周期的,你去了一个星期或者半个月一个月,你能给他们教些什么呢?我承认,短期支教对大学生的成长是有帮助的,但不能为了大学生的成长去伤害小朋友的成长。”
李磊认为:“现在教育理念有习惯养成,课堂教学也是有规律性。短期支教严格意义上不叫支教,我们一直反对暑期短期支教,首先从学生的角度,学生需要有休息的时间。很多大学生来找我们的时候,我们也跟他们的建议不要做暑假短期支教,如果非要去做的话,可以去做夏令营,组织小朋友一起玩,不要上课。长期支教,全部都是由我们给志愿者提供生活补助,包括一个多月的系统培训,培训通过了才能去支教。这也是另一方面我们反对大学生暑期支教的原因,因为这个大学生他自己还是个未成年人,一般是大一学生,自己还算不上真正合格的成年人,他们能带给农村的这些学生有价值的东西其实是不多的,如果做得不好的话会带过去大量的破坏。我们这么多年一直是在很多公开的场合都是反对大学生暑期支教。”
至于大学生短期支教给孩子们带来的破坏,李磊直言不讳地指出:“比如有的大学生在自己的生活习惯还没有养成足够好的时候,到农村给学生的示范作用肯定是很不好的。每年都有很多高中生希望做短期,甚至有些在国外的家长打电话过来希望我们提供一段时间支教,我们都拒绝了。支教的价值在于可以让参与者得到一定的体验,但是对于农村的孩子的伤害太大。你正常做长期支教,半年时间仅仅是学生和老师之间相互熟悉,比如熟悉孩子的家庭情况、个性,学生熟悉老师的教学风格啊,还有半年的时间就是真正就可以发挥作用。就一年还勉强过得去,一两个星期那样的支教有什么意义,真的没有任何意义。”
李磊表示自己也看到了关于龙晶睛的新闻,他认为很大一个问题就是:“每年都在换学校,如果你非要去支教的话,短期的一年也行,你必须固定一个学校,这样的话和学生还是稳定的。结束以后可以跟学生网上联系、邮件来往、书信来往啊,下学期我寒暑假我又来陪你们,这样人的感情也是稳定的,我遇到很多做短期支教的团队,他们自己也说了,只能做打一枪换一个地方,是因为你把这个地方做坏了,只能再换一个地方做。我曾经跟一些做支教老师说,支教做完之后,你们最好私下找村民问问对你们的评价。”
谈到村民们的评价,李磊说:“因为我们听到太多的对暑期支教老师挺无可奈何的声音,甚至有一些本地老师也说,如果不是冲着他们带过来的一些物资,根本不接受他们。这些人会给学生捐赠一些东西,或者发放一些补助,本地老师出于孩子会有所获得的情况下,才同意对方来做暑期支教。”李磊说,“我们甚至听到有身边的有些村民说:‘看这帮大学生又来把我们的小孩当玩具了’,他们就直截了当这样说的。”
最后,李磊表示:“现在大学生的普遍生活习惯不好,能给农村学生带来什么?有的打扮得花枝招展,到农村去,带着学生跳各种各样潮流的舞蹈,对才七八岁的那些小朋友能带来什么好的价值?在他们三观还没有树立好的时候,怎么去给农村的小朋友去当老师?!我们一直鄙视这种短期支教。”对李磊而言,天使支教对志愿者的选拔也是极其严格,“时长肯定是一年以上,还有一个基本考核的要求:包括心理分析,对教育的认识,对农村的这些认识,能达到我们的要求,还要交500元的保证金,到岗两个月之后再退还。
“不能因为说你最近比较空想去支教就去了,不想去了就走了。如果没通过培训倒没什么,就怕通过了培训,在支教的地方呆了一个星期了后突然提出‘这不是我想要的’,就退出了,这一退出重新去调整老师是很难的,对一个班的教学是很大的影响,所以就通过保证金的形式,先把这类人筛选出来。”李磊说。
家长:海外留学,学校更看重社会实践
据了解,国内很多学生申请就读国外高校时,类似支教这种公益实践经历是可以加分的,所以使许多家长趋之若鹜。李磊也表示:“支教证书对国外的出国留学确实还是有一些帮助,国内招聘的时候会增加一些印象分。”
据一位孩子留学新西兰的家长介绍,申请留学时,国外的学校特别看重社会实践,因为对方不仅仅看成绩,成绩只是一个部分,非常大的一个比重就是社会实践,比如孩子有没有去做过一些公益的活动,或者由孩子策划或者组织的公益组织去机构开展过公益,并且不是一次的,是长期性的。
因此很多家长热衷于让孩子参加一些短平快的公益活动,甚至催生了一批中介机构帮着做资料,收费很高。“支教算是其中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还有一些爱心捐献、志愿者之类的,你曾经为什么样的机构做过什么样的志愿服务,多长的时间,内容是什么,主题是什么,这些都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