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19年,刘备在汉中打败曹操。这个时候关羽也坐不住了,特别是在刘备给予关羽"假节权限"之后,关羽便直接带兵北伐襄樊了。其实这件事情,刘备他早在一年之前便做了铺垫。不信来看看《三国志/关羽传》之中的记载:"二十四年,先主为汉中王,拜羽为前将军,假节钺。",刘备的意图很明显了,他深知关羽的秉性,又提前给他假节钺的大权,意思就是让他随时动兵,特别是当刘备需要支援的时候。
在汉中之战过后,正是刘备需要支援,而且急需要缓和的阶段。因为,曹操大军虽然撤出汉中,但是仍然屯兵于长安,这股强大的曹兵随时会听信曹操的军令,向汉中的蜀军发起猛攻。而汉中地区,已经基本成为一片废墟,曹操把汉中的人口、百姓、钱物尽数搬走。
说白了刘备想要在汉中修长防御工事,就需要很长的时间来做支撑。怎么办呢?关羽出征襄樊就是最好的选择,一来可以打压曹军的士气,二来也可以让曹操分兵救援襄樊。如此一来,刘备想要的"短暂的汉中稳定局面"就可以实现了。
于是后来,就有了关羽北伐曹仁的故事,然而在战争打响之后,刘备没有给关羽增援一兵一卒,作为一个国家的领导人,为何会这样做?确实一般人还真搞不清楚?要清楚襄樊之战是从219年七月-219年十二月,也就是说此次战事差不多打了5个月。在长达5个月的时间里,刘备是没有做出任何军事行动的。后来,关羽兵败襄樊,最终遭到了孙权、曹操的夹击,在最关键的时候,刘备同样还是没有任何的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