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同样是北伐,姜维和诸葛亮在用兵方略上有什么不同?(2)

2021-09-20 21:40     360kuai

但是,这一切都给吴国给破坏了,先是袭取了荆州,造成了隆中对战略的失败。再后来,孙权在合肥的失败,让曹魏发现,东线有张辽镇守,孙权就没有什么作为,东线危险解除。西线顺理成章的就成了曹魏重点防御方向。这也造就了姜维的悲剧--魏军防御重点最终从东侧转移到西侧,邓艾的出现填补了魏国在陇右的空缺并最终压垮蜀国。

对比诸葛亮和姜维两人的用兵方略。诸葛亮用兵较少侵略性,进兵方向较为稳妥,无半数以上把握绝不轻易行动,看似进攻性的行军往往攻守兼具,就像移动的堡垒,让敌人不知什么时候可以进攻,也不知从哪里进攻。第五次出祁山,司马懿从上邽尾随而至,诸葛亮从容不迫地回身迎敌,司马懿立即被吓得高沟深垒,转攻为守。诸葛亮也没有过于为难他,斩首万余就撤兵了。

相比之下,姜维的用兵习惯大不相同。他的行军极为大胆,也很有创造性,这是他超越老师的地方,对于进兵方向的选取非常有侵略性,每次都一定要从魏国割下一块肉来才肯罢休。他曾把王经围在狄道城,张翼劝他不要过于追求扩大胜果,但姜维将这样的意见视为对自己用兵方略的否定,极为反感张翼的建议。如果在上邽城外打败司马懿的是姜维,他可绝不会如此善罢甘休,非要把司马懿追着屁股撵回老家才肯罢休。

诸葛亮多次出兵,除了南征时不得已与李恢分兵两路,其他时候兵权从未长时间分割过。占了上邽城后虽有一次分兵,但防守性质极强,主要就是为了吸引司马懿追击,和姜维的屡次分兵不可同日而语。姜维的攻击就像烈火一般,瞬间冲入敌人的领地,每每让魏军十万火急,但凡对方有一点点优柔寡断或瞬间失误,姜维都足以扭转战局。但他性格有些急躁,用兵的分寸把握也略显不足,往往取得阶段性胜利后却总被对方"力挽狂澜"。

姜维虽有补天之力,只可惜命运不济,遇到了同时代的强硬对手邓艾。就如同诸葛亮北伐遇到司马懿一样。诸葛亮死后的十九年内,姜维没有兵权,是蒋琬,费祎在执掌大权。如果诸葛亮再活十年,姜维跟随左右一起北伐的话,师徒二人用兵方略互补一下,局面肯定大大改观。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