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克尔前顾问:德国若对涉华问题上视而不见,会被中国视为软弱

2021-09-20 10:30  观察者网

(观察者网讯)德国总理默克尔的前外交顾问、德国前常驻联合国代表克里斯托夫·霍伊斯根(Christoph Heusgen)近日在接受德媒采访时表示谈及德国与中国打交道的所谓“正确方式”。

他认为,德国应继续与中国进行对话和贸易往来,但必须坚持原则,以防止世界在未来将会按照中国制定的规则运行。而在谈及中国新疆、南海等所谓问题时,霍伊斯根称“德国若(对这些所谓问题)视而不见,会被中国人视为软弱的表现。”

担任德国总理顾问时的霍伊斯根(左)与默克尔 图自南德意志报

曾在2005年至2017年期间担任默克尔外交顾问的霍伊斯根在当地时间17日接受了德国《明镜周刊》(Der Spiegel)的专访。

文章称,即将在9月26日德国联邦议院大选后卸任总理的默克尔曾被指责与中国打交道时“过于天真”。对此,霍伊斯根表示,默克尔从一开始就相当有远见,不断关注着中国日益增长的力量。“她很早就意识到,中国将成为世界强国。因此从2006年开始,她就开启了两国政府间的磋商,并且每年都会访华。这种对中国的强烈关切很有远见并十分正确。”

“她从未表现得很天真”,霍伊斯根称,默克尔一直就敏感问题向中方表明意见,并不断同中方展开对话。不过霍伊斯根还提到,“我们必须继续与中国对话和做生意,不过德国必须清楚要坚持自身原则,以防止世界在未来将会按照中国(制定)的规则运行。”

他还指出,默克尔推动中欧投资协定是正确做法,欧洲也必须在对等的基础上与中国打交道。

对于中美关系,《明镜周刊》称,美国不再将中国视为伙伴,而是“制度性的竞争对手”。对此,霍伊斯根则认为,美国的对华“脱钩”政策并不起作用,因为中美双方经济关系已紧密交织。“中美贸易不会大幅减少,而且在气候政策方面,中美也将继续保持合作。”

2017年卸任默克尔顾问职位后,霍伊斯根转任德国常驻联合国代表一职并任职到今年6月。他在采访中结合了这段在联合国与中方代表共事的时光,表达了他对德国对华政策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