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俭节约的崇祯帝,是生不逢时还是另有原因导致明朝覆灭? 秘密原来在这

2024-04-18 13:42     360kuai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这是明朝皇帝的真实写照,也是每位帝王应尽得义务和责任。

当为何勤俭节约,励精图治得崇祯却落了个亡国得下场呢?

崇祯帝

公元1628年,17岁登基的崇祯帝,诛魏忠贤及其党羽,这一系列的举措,雷厉风行的清楚了,巩固了自己的政权,阉党之患逐渐澄清。使得朝野上下精神为之一振,但却让本来庞大的东林党集团势力更大庞大。

东林党起于明万历年间,起初是一群充满理想,心怀天下,以匡扶社稷为己任的士大夫所建,由于在天启六年,东林书院被摧毁,东林党人遭到了严重打击,东林党人在朝堂上也失去了话语权,同时活着的东林人只剩下一些阿谀奉承,明哲保身之人。

崇祯帝

但此时的东林已不同往日,虽然一直高举放言路,反对宦官干政,反对矿税三项具体主张,使很多有才能的将领得不到重用。背地里借讽议政,评论官吏之名,包庇地主,为富豪巨贾谋利益。根本对明末饥荒灾民悲惨和内忧外患得现实视而不见,对赈灾款项极力阻挠。但可悲的是崇祯帝还没有看清楚他们的明面,还停留在他们为国为民的阶段。

当李自成快要打进紫禁城的时候,国库空虚,崇祯帝在朝堂上下令让东林党捐款,但一个个都是在抱怨自己清正廉洁,并无钱财。崇祯帝恼火不易,此时才发现这些人得真面目,只懂私饱终囊,根本不堪大用。

但此时为时已晚。清军山东等88个州县,多尔衮统领得十几万大军虎视眈眈;而张献忠一路占领湖北,湖南等地,准备全面占领四川;更为要紧得是李自成已经西进潼关,占据西安,并打算直取北京。在此等内忧外患得,朝堂腐败得情况下,崇祯帝眼下并无人可用,而可堪重用得袁崇焕却被自己处死。不知此时得崇祯帝是否在懊悔自己得种种行为呢?

袁崇焕

崇祯17年正月,崇祯帝急召大学士及首辅大臣陈演,邱瑜还有兵部尚书到御书房议事,考虑是否调吴三桂入京勤王,但如果放弃山海关,明朝就门户大开。 但如果不让吴三桂进京,京城则可能会被李自成攻破。 崇祯帝犹豫不决,不下定论。

在大臣李明瑞献上南迁之计,对于当时得情况而言,此计确实是上上策,其实崇祯帝心里也很赞同,先避其锋芒,养精蓄锐,在图大业。但是却有大臣直言,"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只能让太子前去南京,皇帝必须守住国门,这是规矩。此时崇祯帝恼火不易,呵斥一番,只能让此事作罢。朝堂上争论不休,让本来犹豫不决得崇祯帝更加犹豫。

崇祯帝与魏忠贤

之后崇祯帝才下令让吴三桂"入京勤王",但此时已经为时已晚。 李自成得军队如潮水一般攻克宁武,占领保定,直逼京城,南迁之路,已被封死。而朝堂上已经是各怀鬼胎,各有打算。只有崇祯帝心里凉透,彻底绝望,他已深知大明将在他手上毁灭,心痛不已,以发覆面,自觉以无言见大明得列祖列宗。

在他赴死之前,对后妃下了最后一道旨意,让她们全数自裁, 当天夜里,天启帝张皇后自缢;崇祯周皇后自缢。其余妃嫔也多数自尽,有几个不肯自尽的也被近侍杀死。

他深知凡是亡国的皇室都没有好下场,"靖康之耻"例子就在眼前,他不忍自己得妻子女儿宫女都糟到了侮辱,他必须狠下心来,做出决断。国已破,家已亡,他再不是那个高高在上的君主,无法再庇佑她们的平安,只能忍痛亲手结束她们的生命。毕竟,亡国公主的待遇,历史上也不甚没有上演过。

崇祯帝

以勤俭节约,励精图治得崇祯帝在杀光所有亲人后以发覆面,在太监陪同下自缢身亡。只能说崇祯帝是一位时运不济得皇帝。"非亡国之君,当有亡国之运"

那么,各位有何看法?欢迎下方评论。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