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魏忠贤祸国殃民,边关却固若金汤;崇祯励精图治,却国破家亡呢?

2021-09-17 16:20  360kuai

在很多人的心目中,明朝宦官魏忠贤可是一个祸国殃民的大太监。在其把持朝政期间,明朝贪污腐败盛行,百姓民不聊生。崇祯上台后,才救百官和万民于水火之中。然而,励精图治的崇祯上位后,国家不仅没有往好的方向发展,反而一步步走向灭亡了。这是怎么回事呢?

明朝末期,以江南士大夫为主的文人为了谋取私利,开始拉帮结派。为了壮大势力,他们开始依附东林学派。后来魏忠贤的阉党崛起,将这群文官和在野的文人称为"东林党"。因为东林党看不起魏忠贤,所以魏忠贤掌权后便大肆迫害东林党人。崇祯上台后,重用东林党,掌握文笔的东林党人,自然把魏忠贤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在历史的描述中,我们不乏看到一些对魏忠贤祸害朝政、为非作歹的描述。但有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在魏忠贤把持朝政期间,在东北起家的努尔哈赤就没有打进中原。可以说,朝政虽乱,但百姓却可安居乐业,这和魏忠贤做的三件事离不开关系。

第一,发展工商业,保障国库充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