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长期不运动的人突然运动会怎样?
长期不运动突然进行运动不仅仅会出现“疲劳性骨折”,还会造成以下伤害:
1.肌肉酸痛。刚刚开始锻炼或者很长时间没锻炼又开始恢复锻炼的人,都会引起肌肉酸痛,短时间酸痛是正常的,如果肌肉持续酸痛,则要检查肌肉软组织是不是受到损伤了。
2.恶心呕吐。在排除消化系统疾病原因后,如锻炼时或锻炼后恶心,多数是由于机体运动过量、缺氧造成的。
3.胸部不适。如运动过度,前胸大汗,并伴有气短,可能是心脏受影响,应立即停止活动。如果感觉疼痛、胸闷等,可能是血管阻塞导致血液和氧气流入心脏,即心脏病或心绞痛发作的征兆,建议立即就医。
4.关节疼痛。医生表示,很多人跑步后反映膝盖疼痛,不一定是关节损伤,也可能是平时锻炼太少,突然运动,膝关节受到的压力过度,引起酸胀和疼痛。
5.心情低落。上班族忙完了一天的工作之后,突然运动起来,会“疲惫不堪”。
如果运动后感觉身心疲惫,最好及时自我调整,减少运动量。横纹肌溶解症,贫血,心肌缺血,肝肾功能受损都有可能是突击运动造成的。
二、身体正确的重启姿势
1.从“微运动”开始
平时没有运动习惯的人不要突然开展高强度运动,要循序渐进。
平时不怎么运动的人,可以从散步、快走、太极、做家务等比较缓和的运动开始,然后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慢慢增加运动时间与运动强度。
2.热身给身体做准备
热身能够很好地避免运动损伤的发生,但热身也要从强度低的动作开始哦。
3.时刻感受身体“负荷”
以跑步为例,可以用“呼吸能交谈,心脏跳得欢”来检测自己的运动状态。
如果一边跑步一边正常呼吸的同时,还能与人交谈,心脏没有超负荷的感觉,则是健康的运动量,反之,则是运动过量。
除身体出现突发状况外,运动后,要做至少10分钟的拉伸放松,使肌肉由紧张逐步过渡到平稳,促进体力恢复,还能加速乳酸的消除。
5.给身体一个放松的机会
别让运动量超过身体负担能力,比如老年人,可以用快步走代替跑步。
试试泡个热水澡或对运动部位进行按摩,还可采用热敷等方法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疲劳、减轻脚踝疼痛。
(相关链接资料: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