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时期也要平息了,可是杨应龙之子突然死亡,明朝官员又不能给杨应龙一个合理的解释,杨应龙十分气愤,发兵在周边劫掠。皇帝也终于忍不住了,决定灭了杨应龙。此战打得十分惨烈,是万历三大征中规模最大的一场。而且杨氏的战斗力非常强,明军初期连吃败仗。后来明军终于将杨应龙逼进了海龙屯,这是杨氏最后的防线。海龙屯的坚固前面已经说了,蒙古打了半年也没打下来。明军也是损失巨大,始终攻不下来。明军最终能攻进去,也是化车给播州军送补给的水西军的模样,最终打了进去,否则,强攻是绝对攻不下来的。杨应龙自杀,海龙屯也被大火焚毁。此战伤亡十余万人。耗银三百万两。抗清预测
若是没有这场战争,明朝不会损失如此巨大,不会加重百姓负担。最重要的是,以播州军的战力,若是对抗清军,应该是有很大胜算的。即使清军打了进来,有海龙屯在,也是能扛很久的。此战没有赢家,杨氏一族没了,海龙屯没了,明朝损失惨重,加重百姓负担。若是没有发生,那么一切都会不一样了。播州军一直不停地作战,战斗力从未衰减,如果抗清,一定是重要的力量。最重要的是,杨氏一族经营了七百余年,有深厚的家底,不花朝廷的钱,明朝不用为经费粮食发愁。即使是清军打到了播州,也会像当年蒙古一样失败。因为清军也是以骑兵见长,而西南地区多山地,作战不适合用骑兵,再加上播州有庞大是山城防御体系,清军定会吃不少苦头。可惜,两败俱伤,加快了明朝的灭亡。p
这场仗能不打还是不打的好。播州杨氏灭亡,杨应龙是有很大责任的。朝廷也不得不做出抉择。其实土司制度对朝廷来说是不好的。所以后来清朝的时候进行改土归流。南宋时期,为了国家,播州做出了巨大贡献,这也和家主如何有很大的关系。因为家主的错误决定,会毁掉一个家族。土司制度在本质上不利于国家,但是播州杨氏是一个特殊的存在,有实力,也立下很多战功,留着有用,除掉可惜,还要付出巨大代价。但是杨应龙把事情做绝了,朝廷不得不动手。明朝灭亡,播州之役有很大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