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元年,岳钟琪跟随抚远大将军年羹尧在平定青海叛乱中继续立下大功,他带领的岳家军和清军威名远扬,当年羹尧被围困的时候,是岳钟琪杀出重围,带着援兵成功以少胜多。雍正二年,岳钟琪带着一万五的军队大败叛军,收复了被叛军占领的青海地区六十万平方华里的领土,雍正帝对此非常满意,封岳钟琪太子太保,三等威信公,授兼甘肃提督,还特意为他题诗一首,随后他又去剿灭了罗卜藏丹津,留守西宁,处理军务,不久后再次带着三万军队平定青海叛军,打得敌军投降。经此一战后,岳钟琪被授兼甘肃巡抚,督办甘肃、青海两地军务政要。
不过岳钟琪也曾尝过败战,他在讨伐准噶尔一战中失利,曾经对他赞不绝口的雍正大发雷霆,呵斥岳钟琪:"攻敌不速,用人不当。"此时岳钟琪已经失去了圣心,偏偏他的政敌军机大臣、内阁大学士鄂尔泰乘机奏本弹劾他。雍正不念岳钟琪曾经立下的累累战功,下谕"交部议决",最终结果是岳钟琪三等公爵和太子太保封衔被削去,降为三等候,不过大将军印还在他手中。
雍正五年,曾经有一个疯子在大街上高声说道:"岳钟琪要率川陕兵丁造反了!"这话要是传到皇帝眼中,那可是杀头大罪,岳钟琪非常谨慎,千万不能让自己被污蔑,他立马上奏向雍正帝解释,好在雍正帝没有太过在意,但这件事是否会在皇帝心底埋下怀疑的种子,那就不得而知了。
岂料政敌对于他的恶意弹劾还没有停止,他被收押入狱,两年后,他被兵部判决"斩决",不过雍正看到这样的判决后,于心不忍,念及他曾经进西藏、平青海之功,改"斩决"为"斩监侯",并处罚银七十万两,由此岳钟琪被贬为庶人,回到了曾经的家乡成都,过着简单的生活。不过在他晚年的时候,六十二岁的岳钟琪被乾隆帝召回,复职"四川提督"一职,赐孔雀花翎,此时他已经离开官场十多年了,将要被乾隆帝派去平定大金川的叛乱,好在岳钟琪表现不错,得到了乾隆帝的善待。
岳钟琪的军事能力有多么强,在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他都被委以重任,而且总能取得胜仗,岂料只是在平定准噶尔叛乱一战中,他严重失利,被政敌抓住机会要将他弹劾到"斩首",好在他曾经立下的功劳足够重大,雍正念及旧情,免了他的死罪,又或许是雍正忌惮岳钟琪功高震主,就像曾经的年羹尧一般,年羹尧被赐死后,他接任了川陕总督一职,在军事上的地位就犹如曾经的年羹尧,以雍正帝高深莫测的心思,借题发挥,贬了岳钟琪的官职也有可能。好在岳钟琪能看得开,在被贬的日子里潜心研究佛学,他的功绩是有目共睹的,因此他才会在乾隆年间被复用,得到了应有的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