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泰帝为什么会在政变中失败、被废、身后无名?

2022-12-25 09:59     360kuai

明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九月初六,郕王朱祁钰在群臣的拥戴下,即位称帝。是为明代宗。遥尊被瓦剌太师也先俘虏的明英宗朱祁镇为太上皇,定年号景泰。

朱祁钰之所以能当上皇帝,是和御驾亲征的哥哥明英宗被瓦剌人生擒有关。

据记载,"土木之变"的消息传回京师后,留守的大明文武百官个个被惊得瞠目结舌,代英宗主持朝政的郕王朱祁钰却情绪稳定,或许他对"土木之变" 是有一定心理准备的,只是他做梦也没想到哥哥英宗竟被蒙古人生俘。

《明史》记载,宣德十年(1435年) ,14岁的长兄朱祁镇继父位称英宗时,13岁的弟弟朱祁钰也被封为郕王,之后兄弟二人很少往来,连见面的机会都不多。

明英宗少不更事,继位后一味追求玩乐,对打理政事丝毫没有兴趣。宦官王振乘机独揽朝中大权,专横跋扈,势焰熏天。对此,郕王朱祁钰十分反感。

英宗是明朝出名的昏聩帝王。后来,瓦剌寇边,兵锋竟直抵山西境内。当英宗在王振的撺掇下竟异想天开,准备亲率50万大军,亲征瓦剌骑兵,以解大同及边关之围时,许多大臣均认为朝廷没有充分准备,劝英宗不宜亲征,朱祁钰也认为军国大事绝非儿戏,劝英宗探明瓦剌军虚实后,做好大军后勤准备后再亲自统兵救援不迟。

但英宗除了信宦官王振的话外谁说都听不进去,对祁钰及文武大臣的谏阻一概置之不理,结果轻敌冒进,落得个兵败被俘的可悲下场。

因朱祁镇不懂军事,王振瞎指挥,导致数十万明军精锐在土木堡几乎全军覆没,王振也被愤怒的明军将领击杀,英宗被俘虏。皇帝被敌人所俘,在中国历史上也极为罕见。

正统十四年(1449年)八月,为安定惶惶不安的人心,太后(正德皇后)下诏,立英宗年仅2岁的儿子朱见深为太子。但值此国难深重的危急时刻, 怎能让一个2岁的孺子登基当皇帝呢?自古曰主少国疑,一个小孩哪能镇得住场子?更不要说力撑危局了。因此,张太后根据群臣建议,命郕王朱祁钰监国,总理朝政。

铲除了王振党羽后,朱祁钰的威信进一步提高,京师的人心与秩序也逐渐恢复稳定。但瓦剌豪酋也先仍以英宗为要挟,不断袭扰边关,杀入明境,企图逼迫明廷割地赔款,获取更大的经济利益。

值此兵凶战危之际,以兵部尚书于谦为首的群臣上书太后,以"国不可一日无君"为由,建议让监国摄政的朱祁钰早登大位。太后见英宗回归无望,便传旨:皇太子幼小,郕王宜早正大位,以安社稷。起初,朱祁钰对群臣的劝进奏章再三推辞,后见太后也已下旨,便遵从母命,半推半就当了皇帝。

朱祁钰登基称帝,纯属意外。他在国难当头之际懵懵懂懂补了哥哥的缺,对如何巩固政权并无完整的计划,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但客观地说他比起其父宣德皇帝、其兄英宗来,可称得上是因忧国而颇思治国的君主了。

面对严峻的现实,他抛弃了与瓦剌议和求存的念头,几乎全盘采纳了主战派大臣首领于谦的所有建议。

同年10月,也先挟带英宗,一举攻破紫荆关,经山西、河北直逼北京。面对剽悍善战的瓦剌骑兵,明代宗朱祁钰任于谦为统帅,同时派人飞马出京急令各省巡抚火速派兵援京。由于朱祁钰周密安排,于谦等将领指挥出色,身先士卒,守城将士人人效命,就连京城居民也纷纷爬上屋顶,以砖石为武器抛击敌人。两军对峙、相持5天,瓦剌军连遭挫败,又闻听明军增援部队已源源开至,遂仓惶撤围西去。北京保卫战取得了辉煌胜利。此战也为明代宗的统治奠定了不错的基础。

之后,在于谦的部署安排下,明朝北部边防和京师防守力量大大增强,使也先无机可乘,而朱祁钰也识破了也先以为英宗奇货可居、以其相要挟的阴谋,拒绝与瓦剌议和,逼得也先无计可施,而明英宗也成了"鸡肋",失去了利用价值。

为了恢复与明朝的互市贸易,景泰元年(1450) 八月,也先将英宗送回了北京。

英宗见弟弟已经正式登基称帝且治国有方,自己一年来担惊受怕加鞍马劳顿,身体虚弱,能做个太上皇也蛮可以了。之后,英宗被景帝(明代宗亦称景泰帝)软禁在南宫。

在于谦、徐有贞等能臣的辅佐下,经景帝过两年多的有效治理,曾乱如鼎沸的大明出现了较为稳定的局面,很有些中兴气象。经过一番谋划,景泰三年(1452)朱祁钰终于下决心废黜了英宗之子朱见深,立自己的儿子朱见济为太子,一直紧绷神经的朱祁钰终于松了一口气。

谁知朱见济在被立为太子的当年就病亡了。朱见济是朱祁钰唯一的儿子,这对他是一个巨大的打击。太子死后,景帝一直抑郁不乐,到景泰八年正月,朱祁钰终于一病不起,土木之变后由乱而治的稳定局面急转直下。

大臣们开始在私底下议论立储之事,其中以武清侯石亨、大臣徐有贞、宦官头子曹吉祥三人活动最积极。

原来,英宗在位时虽然懒得打理朝政,但却善待统兵打仗的将领,重武轻文,武将的权位很重;而景帝取代英宗后,重文轻武,倚重、宠信于谦等文官,武将的地位与待遇与英宗时比可谓一落千丈。石亨在北京保卫战中也立了大功,但他贪欲很重,虽经于谦举荐被景帝晋封为武清侯,但因过于贪婪而屡遭于谦斥责,逐渐受到景帝冷遇,因此,对景帝和于谦心怀不满,一直想迎英宗归位 。 曹吉祥、徐有贞在拥戴朱祁钰称帝一事上也立有功劳,朱祁钰上位后也屡次称赞他俩,但却一直不受重用,所以内心也很是不满。

石亨、曹吉祥都是粗鄙武夫和奸宦,鼠目寸光,都主张重立朱祁镇之子朱见深为太子。太子乃国本,早立方能早安。

倒是徐有贞有心机,算计深狠,他认为与其再立见深为太子,不如趁景帝朱祁钰病入膏肓,利用他和"太上皇" 朱祁镇的矛盾,发动宫廷政变,迎请太上皇英宗复位。这样,事成后英宗论功行赏,我等有功之臣人人都可以加官进爵。徐有贞的提议得到了石亨、曹吉祥的赞同。

景泰三年正月十六日深夜,按计划,徐有贞、石亨率领一队军士冲入软禁英宗的南宫,不由分说簇拥英宗直奔明宫奉天殿。

奉天殿内文武百官列队正准备早朝。忽然,石亨、徐有贞率军赶到,将英宗扶上龙椅。徐有贞对众大臣大呼道:"上皇复辟了"。由于事起仓猝,大家都惊呆了,丈二金刚摸不到头脑,不知所然,惶恐异常,抬头一看,果然是太上皇朱祁镇端坐在皇位上,见已是既成事实,只得列班朝贺,行三跪九叩之礼,山呼万岁。

这场宫廷政变就这样颇为戏剧性地成功了。明朝文献将这场变故称为"南宫复辟",又称"夺门之变"。英宗朱祁镇复辟后,废掉了景帝朱祁钰,仍为郕王,并把这年改为天顺元年。

随后,英宗下令把景帝在位期间所重用的大臣于谦、王文、陈循、商辂、俞悦、江渊等统统逮捕下狱。其中于谦遭到徐有贞的嫉恨而遭诬陷,最终被英宗下令处死。

对于石亨、徐有贞等,英宗以迎复功高,大受宠信,厚加赏赐,炙手可热。

随着英宗复辟,大明振兴的希望也就此破灭了。

几天后,被废黜的景帝朱祁钰也满目凄凉的病死在西宫朱祁钰死后,被以亲王之礼葬于西山,当时连个庙号都没有,其嫔妃也都被英宗赐死殉葬。

朱祁钰直到明宪宗成化十一年(1475年)才被恢复帝号,追谥"景帝" ,庙号"代宗"。

石亨、徐有贞等策划"南宫复辟"时,景帝朱祁钰没有丝毫警惕、防范,遂使政变轻而易举就成功了。不仅如此,英宗复辟成功后,将景帝朱祁钰等同篡逆之辈,遂导致其被废、遭贬乃至身后寂寂无名。

【插图源自网络】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