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的刺史是个什么地位的官职?

2021-09-10 15:00     360kuai

何为刺史?"刺"为检核问事,"史"为御史,"刺史"便意为代表皇帝去检核问事的人。这样听来,刺史就应该是底层跑腿的公务员,薪酬不高地位也低,感觉没有什么值得一提的地方。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让我们来看看一些史书上能找到的刺史名字--徐州刺史吕布、兖州刺史曹操、幽州刺史刘虞、荆州刺史刘表。这些人的成就,可不是小小的跑腿所能达到的,但他们又无一例外顶着"刺史"的名头。这不禁让人好奇,刺史到底是个什么地位的官职?

要了解一个官职首先要了解它的诞生历史。刺史这个职位并不是凭空而来,秦朝的时候和刺史相近的官职是御史,他们和天下三十六郡的郡守、郡尉并列,是各郡负责监察百官行为的存在。年深日久,御史便渐渐成为了当地关系网的一部分,不再对皇上说真话,变得名不副实。

汉朝立国之后,汉武帝深感这一弊端,便废除御史,设立了刺史,要求这个官职的人不再长居一地,而是四处流动,从源头上杜绝了刺史堕落的可能。

翻阅史料可见,汉代刺史出行往往就是坐一辆邮车,穿的简简单单,一路风尘仆仆的到处赶路,说实话略显寒酸。但就是这样的人,每到一地却往往能引得郡守或者国王出迎,受到无比的重视与关注。这超然的地位,实际上是刺史权力的倒影。

设立刺史之初,汉武帝便细致规定了刺史行使职权的原则,即"六条问事"。这六条简单说来便是什么强取豪夺、不好好干活、不奉诏、不体恤百姓、附庸豪强、不管教子弟之类。凡此种种,只要你有与这六条相关的事情传到刺史耳朵里,刺史便可以"六条问事"作为理由来质询你,一个回答不好,刺史便会把这些事告诉给汉武帝,接下来是杀头还是灭族可就难说了。

由此看来,刺史的权力是相当大的。试想,刺史是可以直接向汉武帝呈报内容的官职,哪怕你官再大,就凭刺史轻飘飘几句话,轻则被斥责重则被严惩,哪有道理可讲。

上文所提到的各地郡守对刺史毕恭毕敬的场景也就不难理解了,毕竟,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嘛。但实际上,刺史内心也是十分憋屈的,他们并没有因为这些权力而得到实惠,反而一直处于十分尴尬的境地。

首先是俸禄。刺史每年的俸禄只有六百石,那些被他们监管的各地郡守俸禄却足足有二千石,试问,这让刺史们如何想得通?明明是被自己管的人,凭什么比自己工资还高!其次是权限。汉武帝设立刺史就是为了敲打各地郡守,而刺史有且只有这一个权限,但凡不是郡守,刺史便无权过问。

所以那些告状的、伸冤的、诉苦的,刺史哪怕亲眼所见也没有办法伸出援手,这难免让人觉得束手束脚,很是不爽。这两点局限性死死圈住了刺史,让他们有大权却无处可施,有雄心却没实现手段,长此以往当然会思变,而这一变,便生生把刺史的地位推向了顶峰。

汉武帝死后,丞相和大司空联手上奏,认为刺史"不合规矩",是"以卑督尊",逼着汉成帝把刺史改成了"州牧",不仅俸禄涨到了二千石,品级也变得和各地郡守平起平坐。现在,这些刺史不仅实现了金钱自由,还如秦朝御史一样不用再四处流动,这就为刺史和地方势力勾结提供了便利性。

这下刺史的权力可不再是打小报告那么简单,从剿灭叛乱、安置流民、兴建水利、处理民族事务等等都能看到他们的身影。过去的穷酸监察员变成了地方大佬,地位也有了质的提升,但这还远远不是结束,在历史车轮的推动下,刺史这个职位还在不断进化之中。

王莽篡汉后建立了新朝,新朝进一步加重了刺史的职权。由刺史演化的州牧成为了地方行政长官,拥有了军事调动能力。也就是说那群本来代表中央监察地方的人成为了地方上的实际统治者,刺史这个职位也由此完成了第二次进化。紧

接着到东汉末,刺史便理所当然地成为地方豪强的代名词。毕竟,有着中央特派员和地方行政长官双重身份的加持,拿着这样的名头征伐天下最是方便不过。至此,刺史完成终极进化,到达了权力顶峰。

就这样,汉代刺史从一开始那个外表光鲜、内里空虚的官职开始,完成了自己的三段跳,实现了逆袭,最终在汉末变成了最有实权、钱最多、地位最高的官职。

这个现象的出现,虽是人心欲望的一步步推动,但也与汉武帝一开始对这个职位的严苛密不可分。种种机缘巧合下,那些保卫帝国的监察员最终演化成了撕碎帝国的群狼,世事之无常,不免让人慨叹。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