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的博弈·杨宪之死:被朱元璋用来牵制李善长,最终却被处死

2021-09-05 13:00     360kuai

在上一期《李善长之死》中我们说到中书省左丞杨宪由于攻击李善长和汪广洋,最终被朱元璋处死。这一期我们来具体说说杨宪之死。

杨宪,字希武,太原阳曲人,少时随父亲一起迁徒至金陵。至正十六年(公元1356年),在集庆路(今南京)被朱元璋攻下后,他与夏煜、孙炎等十几名儒士一起投奔到朱元璋的帐下。史载杨宪"美资仪,通经史,有才辨",深得朱元璋器重,曾被派去出使张士诚。

在出使张士诚归来之后,杨宪又被升为江南行省都事,负责处理日常的文书工作。除此之外,杨宪还是检校(锦衣卫前身)成员,替朱元璋监视文官武将。

太祖用高见贤为检校,尝察听在京大小衙门官吏不公不法及风闻之事,无不奏闻太祖知之。又与佥事夏煜惟务劾人,李善长畏之。及兵马指挥丁光眼巡街生事,无引号者拘拿充军。又凌说、杨宪执法不阿。--《国初事迹》

李文忠驻守严州时,杨宪向朱元璋告发李文忠有不法事,因马皇后给李文忠说情,李文忠才不被追究,《明史》称杨宪是诬告,但从朱元璋训斥李文忠并处死其帐下儒生来看,只怕杨宪所说并非虚言,事后杨宪被升为提刑按察使。

明朝开国以后,李善长、徐达分别被任命为中书省左、右丞相,由于徐达常年在外带兵打仗,所以他这个右丞相仅仅是挂名,并未实际履行过职权,中书省因此成了李善长一家独大,这对于乾纲独断的朱元璋来说当然是不能容忍的。

朱元璋御像

参议杨希圣是杨宪之弟,他和参议李饮冰挑战李善长的职权,被李善长抓住了把柄,向朱元璋状告两人的不法事,李饮冰被割乳而死,杨希圣被劓鼻,安置淮安。得知弟弟被处刑,杨宪一边向朱元璋叩头谢罪,一边将这笔帐记到了李善长身上。

洪武二年,杨宪由山西参政迁至中书省右丞,朱元璋把杨宪安排进中书省自然是希望他牵制李善长,但事情的发展有点出乎意料。

杨宪对于攻讦李善长自然是不遗余力,他曾数次和朱元璋告状说李善长不堪为相。胡惟庸还和李善长说过:"要是杨宪为相,我等淮西人都不得为官了!"。可是除了攻击李善长外,杨宪性格"深刻意忌",对于比自己更有才能的人都会中伤构陷。

中书参政张昶本是元朝派去出使朱元璋的使者,到南京时被朱元璋看中其才华,被扣在了南京,成为朱元璋帐下的文臣之一,明朝开国以后被任命为中书参政,史载其在中书省时"相国善长取充位而已"。

杨宪对于张昶得朱元璋器重十分嫉妒,一次闲聊时得知张昶思念故主,心系远在北方的妻儿,便断章取义,称张昶谋叛,张昶因此被诛杀。

洪武三年,杨宪授命御史刘炳、鄯某弹劾丞相汪广洋有不法事,汪广洋因此被罢官,杨宪还嫌不足,又继续指示刘炳上奏要将汪广洋迁至海南,朱元璋没有同意。杨宪又指示刘炳诬告刑部左侍郎左安善。

朱元璋此时才发现,杨宪已经从一个忠心的鹰犬变成了有自己党羽的佞幸,如果放任他排除异已,到处攀咬,只怕朝中永无宁日。于是朱元璋当机立断,将杨宪、刘炳一同下狱处死。当然,在杀了杨宪之后,朱元璋的目的也达到了,洪武四年,李善长主动上书要求致仕,体面的交出了丞相大权。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