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古代战场上,同时兼具刺击和勾割能力的“戟”会被淘汰掉

2023-11-27 07:02     360kuai

引言

刘禹锡曾有言:"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万物更迭,一代新人换旧人的无奈。天下万事万物莫过于此,从来没有永恒。

三国中的吕布就是如此,手持方天画戟,座下赤兔马,打遍天下无敌手。特别是他当年留下来的"辕门射戟"的传说,更是流传到了如今。不过他也难逃历史的命运,"万夫不敌"的勇猛被雨打风吹去,只留下"奉先我儿"的笑话。

不仅他本人在历史上灰飞洇灭,就连他手中的方天画戟,也随着历史的变化而逐渐的衰落,最终不复吕布手中的荣光。

但在史书记载中,像方天画戟这类武器,不论是在吕布手中还是在一般人手中,都拥有着极强的杀伤力。不客气的说,如果说人中吕布,那么兵器之中就是戟是王者。那么为什么同时兼具刺击和勾割能力的"戟",在古代战场上被逐渐淘汰掉了呢?

一、戟的历史

作为吕布手中的大杀器,其实戟的起源十分古老。在《左传》中,曾有描写郑国讨伐宋国之战,其中记载:郑人入并,倒戟而出之。这一段是发生在鲁宣公二年,也就是公元前六百零七年。目前来说,这应该是史书记载关于戟的最早起源。

不过就考古发现来说,在1975年,北京近郊发掘出的西元前1120年的棺椁,那里面就出土了大量的青铜兵器,其中就包括了九支戟。因此,关于戟的起源,按出土发现来看,应该已经至少三千年的历史。

据史书记载,戟在古代是一种合成兵器,是由原本的戈和矛结合而成。不过有明确的资料记载,一直到春秋中期,这类武器还没有形成完备。制作的工艺依旧还是分开成戈和矛制作,然后再进行简单的联装。

所以,春秋时期虽有很多史书记载,各国士兵开始使用这一武器,但较为原始,杀伤力也不是很强。

不过到了战国,戟的历史发生变化。据史书记载,在春秋晚期,长江流域的楚、随等国,已经形成了完备的戟的使用技术,并且还将之与车兵结合,爆发出了惊人的杀伤力。当时楚国甚至还研发了装三个戈头的戟,辅之以战车的速度,杀伤力提高了好几个等级。

由于这一变化的出现,因此战国时代普遍的将戟和战车集合,并且将其大力推广。

此外,战国时期冶铁技术大规模提升,因此伴随着钢铁铸造的登场,戟杀伤力和生产能力大幅度提升,很快成为诸多士兵的首选武器。

等到西汉时期,冶铁技术进一步突破,而且西汉士兵进一步推广戟,甚至还延续着车骑并重的传统。因此在有汉一朝,戟不仅成熟,而且在汉代末期走向巅峰。

一般来说,汉末三国时期是戟巅峰时期,许多的名将以此物为武器,而且底层士兵也有大量使用。其中的使用佼佼者包括开篇所提到的最强武将吕奉先,此外还有最猛武将典韦,另外连东吴的甘宁也擅长使用戟。

不过,历史事物终有盛衰之数,戟的高潮也仅止于此。此后魏晋南北朝到来,大批的胡人入侵中原,因此带来了大量的新式作战技巧以及新的武器习惯。特别是十六国时期,善行重铠骑并,骑兵中,马矟取代了戟,此后连步兵也以刀为主,不再使用戟。就这样,戟在历史长河中没落下去。

二、戟崛起的原因

戟曾经从春秋末期一直纵横到魏晋以前,可谓取得无上的风光,并且在吕布的手中成为了无敌的杀器。那么问题来了,这样武器为什么能够风靡一时呢?答案包括两个方面。

优势结合。据记载,戟是由戈和矛组合而成,因此天然就具有这两种兵器的优势。早期还是青铜器时,戟就具有很强的手长优势,据史书记载,其长度最高可达三米。所谓一寸长一寸强,因此,戟的杀伤力远高于常物。后来在铁器突破以后,戟具有极强的穿透力,可以将勾割和刺杀完美结合,具有极强的穿甲效果。因此,当步兵持有戟时,不仅灵活多变,而且杀伤力惊人。

在春秋末期,戟和战车结合,以高速冲刺,以三米长的长度优势,可以造成一往无前的杀伤力,将战车的优势发挥到极致。

后来在汉朝,戟与骑兵结合,杀伤力更是惊人。不仅较之战车更加灵活,而且保持了冲刺的杀伤力。在汉代末期,吕布曾经就利用方天画戟展现出惊人杀伤力,在他的手中很少有将领能够挺过二十招,除了吕布的武力值以外,很难说没有戟的战力提成。

所以,戟结合优势远超一般武器,而且灵活多变,能够完美的爆发杀伤力。

破甲能力。在古代战争中,由于武器锻造能力过差,因此,古代兵器很难破除甲防,一般只能以钝器击之,或者利用骑兵冲锋。但戟可以突破这一点。

戟可以在战车和骑兵充分的过程中,不仅突破对方的铠甲,而且还能造成快速的撞击伤害。而且,戟边刺可以高速的划破对方的盔甲,即使不能伤敌,也能最大效率的破坏对方的防御。此外古代盔甲并不严实,可以利用戟扯下对方的盔甲,效果十分惊人。

正是靠着这些优势,戟才能纵横于战国到三国,甚至成为吕布手中的神器。那么为什么他又衰落了呢?

三、衰败的原因

戟衰败的原因有很多,关键在于防御力的上升,以及天敌的出现,以及政策原因。

防御力上升。据史书记载,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的锻造技术又上升了一个门槛,已经出现了灌钢法。因此,在盔甲的防御力方面有了大幅度的提升。过去能够无往不胜的破甲能力,在增强的盔甲面前,已经不再适用。

即使在三国演义中也有记载,吕奉先刺杀董卓,以方天画戟刺入,结果被董卓裹甲在身,居然不能刺入,结果差点导致刺杀失败。此段可见盔甲之变化和戟的威机。

天敌。在戟纵横无敌之时,勾镶已经在悄然酝酿之中。据记载,这也是一个复合型武器,这将盾牌和钩子合二为一。作战时,可用盾牌抵挡戟,而且在格挡之际,可以看准时机以钩子钩住戟的边刺,然后可以夺取对方的兵器。

这一武器可谓是戟的天敌,有了天敌登场,自然武器效果大幅度下跌,以至于慢慢退出历史舞台。

政策调整。在《新唐书》中有记载,除将军以外,普通士兵不得使用戟。而且,在《礼乐志》中有记载,戟已经变成了礼乐之人的装饰品,乃起舞之工具。因此,从唐代的历史就能看出,国家政策不再允许这种具有审美价值的武器流行于普通大众,慢慢的将之收之于宫廷和将军之手,底层民众也就失去了让它登场的机会。

正因为有这些原因,自魏晋南北朝以来,戟从战场的主流,变成了非主流,再到后来的礼乐仪器。正可谓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结语

回顾戟逐渐被战场淘汰的历史,其实也能看出我国的战争变迁的历程。武器的变化,往往伴随着锻造能力,以及战争对象的变化变化。早些年以车战为主,因此戟的杀伤力才会那么大,后来伴随着少数民族部队的涌入,以及盔甲技术的提升,这一武器的杀伤力急剧下降。

伴随着时代的进步,战争在防御和杀伤力方面也在想尽办法的突破。由此可见,历史的变迁是与时俱进的,所有的事物都在推陈出新,总是一代新人换旧人。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