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进德修业有智慧

2021-09-01 14:39     360kuai

曾国藩,原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湖南湘乡人,晚清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文学家,他与胡林翼并称曾胡,与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并称"晚清四大名臣"。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谥曰文正。曾国藩的一生可谓功名显赫,成就非凡,梁启超盛赞曾国藩说:

岂惟近代,盖有史以来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岂惟中国,抑全世界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然而文正固非有超群绝伦之天才,在并时诸贤杰中,称最钝拙;其所遭值事会,亦终生在拂逆之中。然乃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所成就震古烁今而莫与京者,其一生得力在立志自拔于流俗,而困而知,而勉而行,历百千艰阻而不挫屈,不求近效,铢积寸累,受之以虚,将之以勤,植之以刚,贞之以恒,帅之以诚,勇猛精进,坚苦卓绝,如斯而已。

梁启超对曾国藩的这番评价可谓得其环中。曾国藩的成就与他个人的修炼是分不开的,其关于进德修业、立人成事的实践,对于我们仍有十分有益的借鉴作用。

只有进德、修业两事靠得住

在人生各种修为里,曾国藩特别重视进德、修业二事。为什么呢?曾国藩在1844年10月10日给四位老弟的信里谈道:"吾人只有进德、修业两事靠得住。"他所说的"进德"和"修业"指的是什么呢?"进德,则孝弟仁义是也;修业,则诗文作字是也。"可见,曾国藩所谓的"德"是中国儒家传统的德,他所说的"业"是指写诗作文练字等功课。在1842年10月21日给四位老弟的信中他对进德、修业还有另一种解释 :"吾辈读书,只有两事:一者进德之事,讲求乎诚正修齐之道,以图无忝所生;一者修业之事,操习乎记诵词章之术,以图自卫其身。"可见在不同的语境中,两者的内涵略有不同。

为什么进德、修业这两者最靠得住呢?曾国藩认为:"此二者由我作主,得尺则我之尺也,得寸是我之寸也。今日进一分德,便算积了一升谷;明日修一份业,又算余了一文钱;德业并增,则家私日起。"

德修业可以体现个人的主体性,而且具有累积性,所以此二事最靠得住。如果德不成、业不就,那么就足以令人生耻。曾国藩曾自叹:"德无成,业无成,已可深耻矣。"进德、修业是曾国藩一生修炼的核心内容,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努力修炼使自己成为一个德才兼备的人。

虽然曾国藩所说德业与我们所修习的内容并不尽相同,但于今仍然有启发。我们每一个人仍然需要不断进行品德的修养、学业的精进,曾国藩所说的"由我作主"于进德、修业二事也确实可由个人掌握的,他所说的日日修行、日日累积的做法也很值得学习借鉴。

有志有恒,乃有成就

曾国藩特别重视做事要有志有恒,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有所成就。在给诸位贤弟的信中,他说:"惟愿诸弟发奋立志,念念有恒。"这里就谈到了"立志"和"有恒"。后来给诸位贤弟的信里他还说道 :"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诸弟此时惟有识不可以骤几,至于有志、有恒,此诸弟勉之而已。"

在1844年10月10日给四位老弟的信里又说:"四弟七夕诗甚佳,已详批诗后。从此作诗亦甚好,但须有志有恒,乃有成就耳。"虽然曾国藩多是就读书、作诗等谈有志有恒,然则推而广之,人生中的成就,何事不由"有志有恒"而得?

"有志"就是要有志向。志向是心之所指,是面向未来的抱负。立志是求学成事的前提。中国古代十分重视"志育",有很多关于"志"的精彩论述,如"如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也""有志者事竟成"等。朱熹说"百学须先立志",苏轼云"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曾国藩接续了传统的"志育"思想,强调"有志"是"有成就"的前提条件和重要保障。

曾国藩也十分重视"立志"对成人成事的作用。在1844年10月30日给四位老弟的信中说:"人苟能自立志,则圣贤豪杰,何事不可为?何必借助他人!"可见,一个人若能立志,则能够不为外界所干扰,而成事成就。1863年5月22日在给曾纪泽、曾纪鸿二子的信中说:"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唯读书则可变化气质。古之精相法者,并言读书可以变换骨相。欲求变之之法,总须先立坚卓之志。"又说 :"尔于厚重二字,须立志变改。古称金丹换骨,余谓立志即丹也。"在曾国藩看来,一个人欲求改变,先须立坚卓之志,立志就是改变的金丹。可见,立志对于成人的重要性。

"有恒"就是有恒心。梁启超曾说:"如无曾文正毅力必为失败之人。"所谓的毅力,其实就是做事能够坚持,即"有恒"。曾国藩自己是一个十分有恒心、有毅力的人,这从他的日记中更可以看出,虽然公务繁忙、人事杂多,但他每天坚持写日记、每天坚持读书、每天坚持作字等等。曾国藩他自己做到了有恒,推己及人,并劝儿子、诸弟由此行之。在1859年11月8日写给曾纪泽的信中说:"尔欲稍有成就,须从有恒二字下手。"1842年12月18日,在给四位弟的信中说:"欲别立课程,多讲规条,使诸弟遵而行之,又恐诸弟习见而生厌心;欲默默而不言,又非长兄督责之道,是以往年常示诸弟以课程,近来则只教以'有恒'二字。"

可见,曾国藩把其他课程都删去了,而惟"有恒"不可去。为什么呢?因为"学问之道无穷,而总以'有恒'二字为主。"在1843年1 月20日给诸位贤弟的信里他又说:"予自立课程甚多,惟记'茶余偶谈'、读史十页、写日记楷本,此三事者,誓终身不间断也。诸弟每人自立课程,必须有日日不断之功,虽行船走路,俱须带在身边。予除此三事外,他课程不必能有成,而此三事者,将终身以之。"

曾国藩"自立课程""誓终身不间断也""将终身以之"即是立志,而其"有日日不断之功"则为"有恒"。一个人若果能立志并有恒为之,定会有所成就,曾国藩本人即是例子。

曾国藩阐述的人生修养的内容十分广泛,蕴含着他丰富的思想,也透射出他万千的气象。学习借鉴曾国藩关于进德修业的理论和实践,对于我们的人生也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本文图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