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君达:“白左”问题很多,但我们不能全当成对手

2021-09-01 08:00     观察者网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金君达】

“白左”是怎样一个群体?

对于这个中国网友热衷的问题,美国人自己也给出了解释。

福克斯新闻主持人塔克·卡尔森(Tucker Carlson)曾用别扭的发音,向美国观众介绍了“白左”这个中国网络用语。卡尔森一边用这词渲染中国威胁,一边借此抨击拜登政府和民主党政策。而他的这番“报道”,在推特上引起了网民们的热议。

“白左”这个概念并不是近期才受到美国社会注意。自美国身份政治兴起以来,社交网站上便出现了一系列嘲讽年轻白人“进步主义者”的名词,比如“自障”(libtard,自由liberal与智障retard的合成词),以及一些带有极端男权色彩的新造词。

共和党媒体以“白左”攻击拜登,政治意义比较明显。但在拜登对外推行意识形态外交,甚至计划举办“民主峰会”的当下,辨析“白左”或者整个“西方进步派”的内在逻辑问题,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拜登政府的舆论攻势。

“白左”的形成

“白左”的形成可以从三个维度来看:

第一是需求理论。

简单而言,冷战后的西方社会不再面对大规模战争的威胁,大多数欧美中产阶级也不再受到生存威胁。在这种情况下,西方社会的新生代比前辈更加关心“公益”问题:婴儿潮和X世代(1965-1980年出生的人)的中老年人对于安全和经济关注度更高,Y世代(千禧一代)开始关注气候变化与种族等问题,Z世代则进而开始重视非法移民待遇等问题。

纵观美国历史,这种需求发展并不是线性的,而是往复出现。举例而言,美国20世纪初曾出现过进步主义时代,推出了大量维护劳动者权益、保护弱势群体的法案;但在一战后,美国主流社会恐惧所谓“布尔什维克思想入侵”,社会转而支持镇压左翼工人争取劳工权益的罢工串联运动。

可以预见,随着中美竞争日趋激烈并拓展到各个领域,一些“白左”会更加关注大国政治,甚至露出霸权主义者的本来面目。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