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纽约时报》专栏作家保罗·克鲁格曼曾评论说,美国情报界之所以错误得出"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结论,原因在于它们面临为美国发动战争提供"正当理由"的政治压力。"无论具体动机是什么,结局是在美国历史上留下了黑暗一章。又一次,我们被骗入战争。"
从虐囚到暗杀,向来不择手段
为达目的,美国情报机构可谓不择手段、无恶不作。
虐囚--美国国会参议院情报委员会2014年曾发布报告,详细描述了中情局在审讯囚犯时如何刑讯逼供,其使用的"加强审讯"手段包括水刑、剥夺睡眠、狭小空间禁闭、人身羞辱等。报告还指出,中情局试图掩盖虐囚行为并妨碍监管。该委员会时任主席黛安娜·范斯坦直言:中情局的行为是美国历史上的一个污点。
监听--美国情报机构以"国家安全"为名大搞监听活动,利用网络优势和黑客技术把触角伸向全球。今年5月,美国国家安全局被曝利用丹麦互联网设施监听一些欧洲盟国领导人,再次引发轩然大波。早在2013年,美国前防务承包商雇员爱德华·斯诺登就揭露了美国情报部门广泛监听国内外电话及互联网通信的行为。由此可见,美国情报界在这方面丝毫没有收敛,就算对盟友也未手下留情。
2013年10月26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一块反监控的大型标语牌竖立在国会大厦前。当日,数百名民众在华盛顿参加示威活动,抗议美国家安全局针对普通美国民众的大规模监控活动。(新华社记者方喆摄)
操纵媒体--中情局曾在冷战时期发起"知更鸟行动",旨在通过操纵媒体影响大众舆论。美国著名调查记者卡尔·伯恩斯坦早在1977年就揭露,该计划招募的许多记者有偿为中情局提供情报,并根据其授意撰写"假新闻"。时至今日,美国一些媒体与情报机构仍保持着相互利用的关系,暗中充当情报界的"马前卒"。
暗杀--根据美国国会参议院发布的报告,中情局曾试图暗杀古巴等国领导人,还曾协助在智利、越南等国的暗杀行动。尽管美国此后出台了暗杀禁令,但英国《卫报》网站刊文指出,美国实际上从未彻底放弃这种恐怖主义手段,只是把"暗杀"一词改为"定点清除"。过去几十年,在情报部门支持下,美军频繁使用空袭方式清除海外目标人物,由此还造成大量平民伤亡。
美国近年来一直指责俄罗斯"干预"美国选举,但美国情报专家洛克·约翰逊承认:"我们从1947年中情局成立就开始做类似的事。我们利用海报、批评文章、广告邮件、标语横幅等等,什么手段都用。我们在外国报纸上散布假消息。我们也会用装满现金的皮箱。"在美国看来,美国可以干预别国,而其他国家却不能干预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