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文人屡试不第,一怒之下投奔西夏,成为宰相祸害祖国

2021-08-25 12:40     360kuai

赵匡胤创建北宋后,继续沿用科举考试制度来选拔官吏。

北宋的科举考试制度,从程序上来说分为解试、省试、殿试3道关口。解试类似于明朝、清朝时期的乡试,由诸州、开封府、国子监举行,通过解试的读书人后获得举人功名。第二年,举人到京城参加由礼部举行的省试。省试类似于明朝、清朝时期的会试,合格者称为贡士。贡士有资格参加殿试,由皇帝亲自出题考试,这一点,与明朝、清朝时期的殿试完全相同。

但是,虽然同样是殿试,北宋的殿试却实行淘汰制(明朝、清朝分三甲,全部都选为进士),录淘汰率从三分之一到三分之二不等。这就意味着,总有一部分贡士,多次参加殿试时仍然被无情地淘汰,选不上进士。

来自华州华阴县(今陕西省华阴市)的文人张元便是其中之一。

张元原本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人物,从仅有的一些记载上来看,可以知道他是一个年轻气盛、以侠自任、才华出众的人。这样的人,一定是不会走寻常路的。

张元长大后,走上了科举考试的道路。科举考试的前两道关口解试、省试,都被他顺利闯过去了,可在参加殿试时遭到了淘汰。张元没有气馁,3年后第二次参加殿试。不幸的是,张元又没有考中……如此三番四次在殿试中被淘汰,让张元恼羞成怒。

"此地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张元一怒之下,离开京城,千里迢迢地跑到西北地区,投奔了西夏。

当时,西夏国君是李元昊,李元昊颇有雄心壮志,是一位文有韬略、武有谋勇的人物,连北宋镇守边关的大将曹玮都听说了他的名号。为了解李元昊的情况,曹玮甚至派人跟踪李元昊,悄悄地绘制了他的面貌。曹玮看到李元昊的画像后,惊叹地说:"真英雄也。"从那时候起,曹玮就预料到李元昊将成为北宋的心腹之患。

西夏本是北宋的藩属国,李元昊有意反叛北宋,为此进行了充分准备,招徕了大批人才。张元在这种背景下来到西夏,自然得到了李元昊的重用。1038年,李元昊正式称帝,国号为"大夏"。同时,李元昊任命张元为中书令。史书记载,西夏"自中书令、宰相、枢使、大夫、侍中、太尉已下,皆分命蕃汉人为之",说明中书令的职位比宰相还高。

得到了李元昊的重用,张元就要十分卖力地祸害昔日的祖国了。

1041年,西夏和北宋迎来关系破裂后的第二场大战--好水川之战。在这场大战中,北宋以夏竦为陕西经略安抚使,韩琦、范仲淹为副使,率领大军出战。此战,张元辅佐李元昊,采取诱敌深入、以骑兵突然袭击的办法,打得北宋军队伤亡惨重,战死1万余人,宋军大将任福和其子任怀亮双双战死疆场。

战后,张元在界上寺的墙壁上题写了一首诗:"夏竦何曾耸,韩琦未足奇。满川龙虎辇,犹自说兵机。"洋洋得意的表情溢于言表。

在好水川之战后,张元极力劝告李元昊出兵渭州,攻占长安。于是,1042年,西夏和北宋的第三场大战--定川寨之战爆发。在这场大战里,西夏军队所向披靡,多次击败宋军,深入到渭州境内。西夏军队所到之处,焚烧民舍、毁坏城寨,给北宋军民造成极大的生命、财产损失。

当年10月,由于环庆路经略安抚使范仲淹率领大军前来,再加上陕西诸路宋军的牵制,西夏军队不敢继续深入,随即撤军,结束了定川寨之战。

不过,张元到底是从北宋背叛到西夏的人,李元昊没有彻底信任他,对于他的许多建议没有采纳。张元曾经劝告李元昊,在攻占汉人的土地后,一定要用汉人来防守,这样才能扩大疆域,获得源源不断的财源。李元昊没有听信,在与北宋作战时采用掳掠而还的老办法。

张元提出联络辽国,一起围攻北宋的建议,也被李元昊否定了。1044年,李元昊与辽国发生贺兰山之战,让张元的建议彻底凉凉。张元心灰意冷,不再过问政事,于1044年底病逝。

张元虽然死了,他却没有想到自己叛逃西夏的行为,迫使北宋改变了一项做法。据王咏的《燕翼诒谋录》卷五记载,北宋鉴于张元叛宋投夏的教训,废除了殿试里的淘汰制度。只要参加了殿试,都获得进士功名,只是根据殿试成绩进行高低排名。当年,在宋仁宗的亲自主持下,参加殿试的388名贡士全部被录取为进士,堪称皆大欢喜。

此后,明朝、清朝也沿用了殿试不淘汰贡士的做法,长达500多年。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