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明年“军费预算”大增3% 台媒奉劝不如提振民生(2)

2021-08-25 10:52  参考消息

报道指出,台当局2016年上台时编制2017年度总预算案,经台立法机构通过2017年度防务预算为3192亿元,占当年度总预算比率为16.2%。2019年度防务预算达到3404亿元,占当年度总预算比率达17%,为执政以来防务预算占总预算比率最高的一年。2022年度的防务预算更成长到3726亿元。

报道注意到,台当局防务部门还规划提出达2000亿元导弹“全量产”特别预算案,重点在于加速提前量产各式具备对大陆沿海机场和军事设施进行“源头打击”能力的导弹,此案已获蔡英文拍板,预计在9月初由台行政机构送交台立法机构进行审议。

报道称,台军现役射程250至600公里内的弹种包括“雄风二E”巡航导弹、(战机挂载)空射型“万剑弹”等。目前正在研发射程达1000公里对陆攻击弹种,传有包括具备战术反制的“云峰”中程导弹、增程型“雄二E”、防空增程型“天弓三型”等导弹。

台湾《中国时报》8月23日发表题为《撒币充实战力 不如提振经济》的文章,作者为吕昭隆,文章称,大疫期间,台湾民众生活大受影响,不少家庭陷入困顿,此时提特别预算造导弹及造武器,时机不对,台当局应该三思。诚如民意代表所言,编特别预算造导弹还不如买疫苗,台当局应振兴经济,并让人民尽速恢复正常生活,才是当务之急。

文章称,就军事面言,对于发展反制(进攻性)导弹,特别是中程导弹,台军方内部一直有较大争议。持反对意见的将领认为,两岸实力与资源差距拉大,台军发展中程(进攻性)导弹达不到吓阻效应,也与台军整体防卫构想不符。

文章还称,连自造潜艇这等重大军事投资,都是编在年度防务预算,没走特别预算的路,造导弹却以特别预算支应,说不过去。

文章指出,此外,若因阿富汗政局影响,台当局想增加军费,向国际表达“自我防卫”决心,若以2000亿元新台币(量产导弹)特别预算,分10年编列计,1年多200亿元新台币,则编到年度防务预算即可,更能充分反映军费成长事实,又何须列特别预算?

文章认为,就政治面言,两岸问题该用政治手段解决,而非军事解决。当然,现多了个美方变数,两岸灰色冲突与小规模军事冲突的可能性是有,但台当局的责任应是避免战争发生,而不是美方作势喊冲,我们就真要奉陪到底。

文章称,现民进党虽居台立法机构多数,但在大疫期间,编列逾2000亿元新台币造武器的特别预算,多数台湾民众未必支持,执政党应该要体察民意,不应站在民意对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