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俄罗斯为弥补军备劣势在非对称战略下研究新式战法的客观需求。俄军事专家认为,"猎人"的问世意义重大,俄罗斯未来十年的航空武器系统和空中作战力量,以及一些战术战法、作战样式,可能将发生巨大改变。俄军更希望以低成本进攻进行战争消耗、以持续作战消磨对方战争意志,在认知域、物理域、信息域等全方位展开攻势,以期谋求更高战争效益。
三是俄武装力量检验其开发、引进、掌握和检查使用人工智能最新成果的智能硬件的充分体现。俄罗斯高度重视人工智能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应用,以无人机为代表的智能化无人作战趋势愈演愈烈,能够开发并掌握人工智能技术定能在未来智能化战场为灵活高效实施多样化任务提供重要保障。以"猎人"为例,作为俄罗斯首架"忠诚僚机"概念的无人机,被定位为"高速和高智能的无人机侦察和打击系统",它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标志着俄罗斯无人机研发水平的显著提升,填补了俄罗斯在这一重型智能无人机方面的技术空缺。
未来可期--俄无人作战力量何去何从
未来战争形态日新月异,空中作战力量从传统的侦察扩展到伏击阻击、常态化监视、电子干扰、毁伤评估等多个领域,大规模使用无人机是未来作战模式的重要方向之一。
俄军将在无人作战领域继续迈进,谋求以新的作战理念、新的作战手段、新的制衡方式找准敌方软肋痛点,发挥自身优势突破瓦解,是克敌制胜的关键。
在已有的前线侦察、航道监控、毁伤评估、要地伏击、阵地防御、定点清除等基础上,探索人机协同、多机协同新模式。俄方正在研发两座指挥型变体的苏-57战斗机,以控制四架最新型"猎人"无人战机进行四机协同的空战和对地打击。苏-57和S-70"猎人"的组合还将形成密不透风的"空中保护盾",覆盖数百甚至数千公里区域。四架无人机挂载光电吊舱同时进行侦察,在长达6小时时间里,4套卫通站与1套视距站交接控制,合作完成起飞、视距与卫通站交接、任务区的光电侦察、多路卫通同传、多机协同飞行等任务,实现覆盖广域的侦察巡逻,标志着无人机系统实战能力达到新高度,探索了高密度大规模集群作战的新途径,为未来多架无人机协同作战奠定基础。
俄军S-70"猎人"重型无人机与苏-57隐身战机编队飞行
俄军有人-无人战机高度协同还将对潜在敌人的重要设施实施高精度打击。执行空战任务时,数架"猎人"可以携带数十枚中距空空导弹,根据苏-57的AESA锁定敌方机群,给对方来次饱和导弹攻击,对地面目标同样如此,苏-57指挥"猎人"自行对地面目标进行精准轰炸,自己则携带空空导弹在空中警戒。这种有人-无人密切协同的智能化无人作战系统克服了人类固有的生理限制,扫清了心理障碍,这意味着"高边疆"、"远边疆"、"深边疆"的广大空间将不再有作战"真空地带"。将有人驾驶的战斗机与无人机配对,突破了现有的空战方式,为未来战争完成高难度任务提供了可能。
可以预见,未来俄空天军离开智能化无人作战系统的军事行动或将难以开展。智能化无人作战的边界延展诱发新的作战样式形成,从物理域实体摧毁到信息域无形破坏,再到认知域智力搏杀,从集群式饱和覆盖到极微式蚁穴渗透等,这些不仅需要智能化无人作战系统的参与,而且需要智能化无人作战系统广泛分布于战场各个空间维度,逐步发挥主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