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简单的例子,刘伯温小时候就有"神童"之誉,十二岁就考中了秀才。本来,刘伯温十六七岁时,就具备了考取举人的才力,但当时元朝有规定,所有考生必须到二十五岁才可以参加乡试,所以,刘伯温只好游访寻找《六甲天书》、《奇门遁甲》等书,将精力投放其中,以打发时光,耐心等待二十五岁的到来。但等好几年,在二十二岁那年,实在等不了了,就作弊,虚报了岁数,自称已到了二十五岁,参加乡试,果然一举考取了举人,改年,参加会试,又考中了进士。可以说,刘伯温是元朝最年轻的举人、最年轻的进士。
而李善长虽然"少读书",但也不过是个乡野间的小知识分子而已。
当然,学历并不完全代表才华和学历。
如"明朝三大才子"之一的徐文长(另两人是解缙、杨慎),身上也没有什么功名,但书法、绘画、文采以及军事谋略都是超一流水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