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真正有能力力挽狂澜的人, 非袁崇焕, 亦非孙承宗(二)

2024-03-30 14:42     360kuai

接上篇文章,前文说到熊廷弼被冤杀。熊廷弼死后,孙承宗上位,按明史的说法:夫攻不足者守有余,度彼之才,恢复固未易言,令专任之,犹足以慎固封守;我只能说,放屁!!

孙老师在关外折腾了那么久,主张辽人守辽土,但代价是每年多则五百五十多万两,少则二百九十多万两的辽饷。天启二年到天启五年,至少一千四百五十余万的辽饷撒在了关外,然后孙老师的收获如下:承宗在关四年,前后修复大城九、堡四十五,练兵十一万,立车营十二、水营五、火营二、前锋后劲营八,造甲胄、器械、弓矢、炮石、渠答、卤楯之具合数百万,拓地四百里,开屯五千顷,岁入十五万。嗯,四年时间,一千五百万两白银的代价,就是练兵十一万,拓地四百里,每年税收十五万,真的不愧是明末"伟大的战略家"。

熊廷弼曾不止一次的说过,辽人不可用。而王在晋也警告过孙承宗,边兵善走(其实就是跑的意思),可孙承宗不听。最后的结果是关宁地方私人军阀实际化,而明朝的财政系统进一步崩溃,按理说,明朝应该吸取教训了,但崇祯明明白白的告诉别人,他没有。他一上位就启用吹牛"计五年,全辽可复"的袁崇焕,每年数百万的辽饷继续砸,直到明朝被拖死。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