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这点,我们首先要清楚古代的阶级划分。在古代社会,人与人之间被划分为"士农工商"四个阶层,其中书生即是"士"阶层之中,而这也就增加了世人对读书人的敬畏之情,甚至有民间传言,那些中科举的文人,其实都是天上下凡的神仙,所以,就更没人愿意去随意招惹他们了。而那些进京赶考的书生,大多都是通过各省推举的举人,已经算是朝廷中人了,此时土匪要是看到他们,心中自是会产生敬畏之心,也就没胆量向他们下手了。
而且,这些进京赶考的书生,一般都会领到一枚官府发放的小旗子,这些旗子能够提示沿途的路人,拥有这面旗子的人都是进京赶考的举人,并提醒沿途的人,不要去阻扰、拦截这些人,如果他们出现了什么麻烦,则会立刻引起官府的注意,让那些找麻烦的人吃不了兜着走。而且最为重要的是,这些赴京赶考的书生,基本都是各省最有文才的人,将来很有可能考中前三甲成为朝中重臣,此时于是找他们的麻烦,不仅会招来官府的严查,同时他们一旦考到功名,那将来势必会找土匪报仇,到了那时,可就不是一群土匪所能承担的后果。
并且,一般只要能进京赶考的书生,在将来都能某个一官半职,土匪一旦找他们的麻烦,当他们回到当地之后,势必会组织官府随其进行围剿,毕竟土匪也明白"民不与官斗"的道理,在何况,每当到了进京赶考的时间,沿途都会有官府进行巡视,就跟现在的高考一样,所以这些土匪才会感叹道:我躲还来不及呢!
土匪无恶不作,为何不劫进京赶考的书生?土匪:民不与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