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诸侯都愿意收留刘备, 非宗室身份, 一地二人是关键!(3)

2021-10-06 12:59     360kuai

刘备在平原做的如何?《魏书》中说了三十个字:"外御寇难,内丰财施,士之下者,必与同席而坐,同簋而食,无所简择。众多归焉。"翻译过来大概是这样:对外抵御流寇进犯,对内实行仁政,努力发展生产;重视知识分子,只要这些人到访,必定同席而坐亲自接待,倾心交往。时间一长,刘备爱民重士的名声也就传开了,不少人也主动为刘备出谋划策,平原的社会秩序、经济秩序得到了巨大改善。

这段记载虽然文字不多,但意义重大。如刘备这样能把一个饱受战乱所害的重灾区治理得井井有条,在汉末大乱之初,除了平原,另外也只有三处:刘表的荆州、陶谦的徐州、张鲁的汉中。可见其能力之强。各大诸侯手下能将一地打得稀巴烂的人不少,但能将其治理好的却不多。刘备是最早做到的之一,这就难能可贵了。

介绍完了这一地,再说说二人。首先是孔融。他是汉末知识分子的领袖,他要是看上了一个人,再说上几句夸赞的话,那影响力绝对是全国范围的,月旦评的许劭也达不到这种程度。刘备帮过孔融,孔融后来又推荐过刘备,可说是不遗余力,足以说明这位老夫子在刘备知名度上所起的巨大作用。

另外一个人是陈登。这位仁兄是徐州名士,曾做过刘备的属下,后又在曹魏任职。正是他夸赞刘备有王霸之略,力荐刘备接替去世的陶谦担任徐州牧,又在袁绍面前极力帮着刘备说好话。难怪多年以后,刘备一听许汜贬低陈登,立马翻脸,破口大骂,这也说明刘备当年一举成名与陈登的密切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