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吴和蜀汉的联盟对于三国的历史而言有什么意义?

2021-08-13 23:00     360kuai

你知道吴蜀联盟吗?今天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

国与国之间,用政治手段不能解决问题,往往诉诸战争;而假如战争不能战胜对手,又只有回到政治手段解决问题的途径上来。这与商战中的兼并与合作,合作与兼并一样,如果牺牲小的利益可以保全大的、整体的利益,牺牲显然是不可避免的。

曹操夺得东川后,有乘胜下西川之势。

听知曹操取东川后,人们都料其必来取西川,因此,百姓一日之间,数遍惊恐。形势十分危急!

刘备、诸葛亮在惊讶之际,并没有麻痹大意,他们早就确定对策。一知曹军有东下之势,刘备就急请军师诸葛亮商议。诸葛亮说:"现有一计,可使曹操自然退 兵。"刘备问何计,诸葛亮说:"曹操分军屯合淝,是惧怕孙权。今我方若分江夏、长沙、桂阳三郡还东吴,遣舌辩之士,陈说利害,令吴起兵袭合淝,牵动其势, 曹操必勒兵向南了。"

过去,诸葛亮是寸土不让的,鲁肃曾三索荆州,他千方百计抵赖;他哥哥诸葛瑾来索取,碍于兄弟情面,他许割三郡,但并没有派人告知关羽,关羽当然心照不宣,东吴派人去要求交割三郡被赶走了。

这次却是为使孙权出兵合淝以促曹操退军,解救西川之危,只好忍痛割三郡。

因为袭荆州本是曹操为解樊城之围而以利诱孙权干的。孙权对夺回荆州蓄谋已久,过去呕尽心血,设尽计谋,连妹妹赔出去都捞不到。今有此良机又何乐而不为。

而司马懿看出取川的有利条件,便向曹操建议说:"刘备以诈力取刘璋,蜀人尚未归心。今主公已得汉中,益州摇动。可速进兵攻之,势必瓦解。智者贵于乘机,机不可失呀。"

曹操却叹说:"人若不知足,既得陇,复望蜀耶?"刘晔说:"司马仲达之言是。若少迟缓,诸葛亮明于治国而为相,关、张等勇冠三军而为将,蜀民既定,据守关隘,不可犯了。"

曹操说:"士卒远涉劳苦,且宜存恤。"遂按兵不动。

当然,曹操不敢取西川是因其有"三怕":一、以初破袁绍的大军,远行疲惫,跋江河过江作战,因而有赤壁之败;现在又以刚刚平定张鲁的军队,历险阻,越山 壑,不体恤士兵的劳苦,不一定会胜。二、假如荆州关羽会合东吴,而乘虚北伐,将奈之何?三、昔日有博望、新野之战,诸葛亮能焚我师而挫我军锐气,况今有西 川之地而欲与之抗衡。

因此,曹操按兵不动是有一定道理的。当然,司马懿和刘晔对当时形势的分析和取川之策是可取的,但曹操作为一个统 帅,对用兵不能不持十分慎重的态度,当没有充分胜利的把握时不能轻言用兵。而且,这次战争关系到曹操的成败,如取蜀不利,而这时关羽有重兵驻荆州,如与孙 权协力北伐,分别向樊城、合淝进军,而曹操远征在外,很难及时回师救援,这样前后遭到夹攻,是很危险的。

所以曹操"得陇不敢望蜀"。而他按兵不动却不撤兵,说明他还在观察形势和慎重考虑是否取蜀。

袭荆州虽与曹操有关,但袭取者是东吴,杀关羽、孙权是不能推其责的。胜利伊始,孙权正乐在兴头,不考虑后果,倒是张昭提醒了他,说:"今主公损了关公父 子,江东祸不远了!此人与刘备桃园结义之时,誓同生死。今刘备已有两川之兵,更兼诸葛亮之谋,张、黄、马、赵之勇;备若知云长父子遇害,必起倾国之兵,奋 力报仇,恐东吴难敌。"

孙权听了大惊,跌足说:"孤失计较!似此这样下去如何是好?"张昭终究是老谋深算,当即想出一计说:"曹操拥 百万之众,虎视华夏,刘备急欲报仇必与曹操约和,若二处连兵而来,东吴危了。不如先遣人将关公首级,送与曹操,明教刘备知是曹操之所使,必痛恨于曹操,西 蜀之兵,不向吴而向魏了。我于是观其胜负,于中取事,此为上策。"

孙权按计行事。张昭之计,确是费尽心机,但他太小看魏、蜀了。

曹操听说东吴送关羽首级至,高兴地说:"云长已死,我可以高枕无忧了。"司马懿当即揭穿东吴的阴谋说:"这是东吴移祸之计。"并提出解此计之法,说: "大王可将关公首级,刻一香木之躯以配,用大王之礼葬了;刘备知道,必然深恨孙权,尽力南征。我却观其胜负:蜀胜则击吴,吴胜则击蜀--二者得一处,岂不 唾手而得?"

曹操大喜,按其计办。

的确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可是,不管吴魏怎样"机关算尽",是瞒不过诸葛 亮的。他听到东吴将关羽首级献与曹操,曹操以王侯礼祭葬之的消息后,当即向刘备揭穿魏吴的计谋,说:"这是东吴想让我方伐魏,魏亦想让我伐吴,他们伺机而 得利。主上只宜按兵不动,且与关公发丧,待吴、魏不和之时再乘机而伐之。"

诸葛亮的计本是上策:从三国力量对比看,曹魏最强,吴蜀任何一国都难单独与之对抗,只有联合,才能敌之,两国对抗,只能是互相削弱,而对魏有利,因此诸葛亮力主不伐吴。

就像人与人之间相处一样,国与国之间,往往因利而相交,因利而相恶,古今如此。

曹操南征,刘备、孙权为图存,于是联盟抗曹赤壁得胜;东吴为谋自己的利益,于是袭了荆州,杀了关羽,自此,蜀吴交恶,蜀国于是伐吴;刘备败归白帝城,不好意思见人,终于谢世;为共同的长远利益,两国又重申旧盟,从此,蜀吴一直相依为命,共同抗魏。

以前蜀、吴之间有同有异,异是对待荆州的不同态度,同是对抗曹魏的共同利益,而这时已无异,只有同,共同的利益使蜀、吴再次联盟。

蜀、吴任何一国都非曹魏敌手,只有联合起来,才能不被曹魏逐个击破。这种唇齿相依的关系,是客观形势造成的。

彝陵之战后,吴国的态度很暧昧,既不与蜀国公开对抗,又不敢公开得罪魏国。

曹丕起四路兵取蜀,许以孙权,若得蜀土,各分一半,促使东吴起兵来接应;孙权与陆逊商量,决定虚应之而迟不出兵,观望魏、蜀胜败才决定去向:若四路兵胜,蜀中危急,诸葛亮首尾不能救,则发兵以应之,先取成都;如四路兵败,则作别议。

诸葛亮料到孙权不会立即出兵,因此当他退了四路兵后,即物色适当人选入吴做使者。最后邓芝入吴,向孙权陈说利害,终于使孙权绝魏和蜀;吴派张温使蜀,双方重申旧盟。

而此时,吴、蜀之间的关系,仍然是互相利用的同盟关系,彼此都为自己的利益打算。

孙权称帝后,遣使入川,以表盟好,并约平分天下。众人都认为孙权谋逆,宜绝其盟好。后主派遣使到汉中问诸葛亮,诸葛亮说:"可令人带礼物入吴作贺,乞遣陆逊兴师伐魏。魏必命司马懿拒之。魏若南拒东吴,我再出祁山,长安可图。"

于是派使赴东吴向孙权作贺,并呈上国书,约吴兴兵伐魏。权与陆逊商议,陆逊说:"这是诸葛亮惧怕司马懿之谋。既与同盟,不得不从。今却虚作起兵之势,遥与西蜀为应。待诸葛亮攻魏急,我可乘虚取中原。"

蜀、吴同盟虽是有限度的,但彼此遥相呼应,互相牵制曹魏,使曹魏不敢轻率兴兵入侵,三国能鼎立近半个世纪之久,吴、蜀同盟抗魏是个重要的因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