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提倡“文武并用”,为啥文官精英阶层表示:打死不换武职?(2)

2024-03-07 13:22     360kuai

普通文官对于走武官路线无所谓

宋代官僚升迁制度规定"文资三年一迁,武职五年一迁,谓之磨勘",乍一看似乎是武官吃亏,升迁速度要比文官慢不少,但是--武官可以靠军功升官啊!宋朝最多有因军功一次性超迁八阶的,这在文官职业生涯中是难以想象的。另一方面,宋代文官尤以进士出身为贵,进士及第就相当于今天管培生,一步走上了仕途涯的快车道。然而宋代科举录取人数还没有到后来明清的程度,科举出身的官员只占官员总数的1/4,你让其他的学渣、关系户怎么办?

我举几个例子,北宋种氏将门的始祖种世衡本来出身是文官,但入仕途径是靠荫补的关系户,没考上进士。宋夏战争爆发后,宋仁宗火线提拔了一批知兵的中层文官主持军事,但佑一个条件是须要转为武官。包括种世衡、张亢、景泰等在内的一批文官都比较爽快地接受了。种世衡后来层曾与狄青齐名,而且其子孙后来也继续代代为将,成长为北宋中后期首屈一指的将门(水浒中的老种经略相公、小种经略相公就是他的后代)。

精英阶层的文官为什么不愿意转为武官?

庆历元年,为了应对西夏入侵,宋仁宗下令范仲淹、韩琦、王沿、庞籍等四位宋夏前线的战区行政和军事长官转为武职,结却果遭到了一致抵制。原因很简单--这四位都是志在"宰执"的文官精英,今后无论担任宰相、参政还是枢密使,不但能成为行政系统最高决策者,也不耽误你参与制定军事战略。但若是换成武官之后,发展路线最高也就是军事专业方向的枢密使。对于韩、范这样的一代名臣,他们当然不甘心了。后来,经过他们的强烈抗议,朝廷在确定许诺了不影响升迁的前提下,这几位才最终答应了"暂时"换为武职的方案。之后果然,韩琦官至宰相,范仲淹官至副相,庞籍官至枢密使,除了没过两年就去世了的王沿,几乎人手一个执政官。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