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令人遗憾的是,司马徽如此奇才,却没有进入俗世进行发挥。或许是三国时期,没有适合司马徽的舞台吧!
再说徐庶,相比司马徽之隐而不出,徐庶倒是出世了。如果按照《三国演义》的描述,徐庶一出山,就让刘备的状况得到了极大的改善。甚至被刘备视为救星,或成就大业的救星。但后因曹操率军伐荆州,荆州之主刘琮选择了投降,刘备带兵逃走,在这期间,徐庶之母被曹军俘虏。作为深受儒家熏陶的徐庶,为了母亲,选择了离开刘备,前往曹营。演绎中,为了扬刘贬曹,说徐庶为了表达对刘备的知遇之恩,发誓虽然入曹营,但毕生不为曹操献一计。因此,还诞生了一句谚语,叫: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
至此,徐庶成为三国唯一出世却类同隐士的人才。
(备注:但正史上记载,徐庶进入曹魏集团,并非演绎所说什么都不干,徐庶基本还是得到了重要,后来官职做到了右中郎将、御史中丞,不过是因为徐庶的才干侧重点问题,所以显山露水的机会不多,故记载也比较少而已。)